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守法履职推动企业安全发展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1 15:15:11

导读: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和义务的权利是什么?守法履职,促进企业安全发展。□詹成宇是安全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今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做守法第一责任人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和义务的权利是什么?守法履职,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詹成宇

是安全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今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做守法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事关民生,丝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把重大潜在风险当成意外。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制度,严格监管,让人民放心。安全生产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我们必须照顾工业、商业、生产和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工作全面负责。可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是依法履职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守法的前提是学法、知法、懂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2021年6月修订后,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保障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权利。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牢牢把握生产经营“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学法懂法为前提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明确本单位各岗位法定职责,将安全生产规定与日常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将法律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依法履行责任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法律法规中的责任条款不仅是为了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追究,也是为了规范相关主体的日常生产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安全生产的风险。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确定,但安全生产的管理有迹可循。法律为每个责任主体提供了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并通过法律本身的权威性和威慑力,促使多个主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要负责人和第一责任人,首先要严格依法履行好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同时以责任为出发点,将安全意识内化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准则,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防风险、查隐患、防疾病是常态。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态势,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采取风险分级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闸门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可结合实际,创新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体检”,准确把握存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防止恶化,做到防患于未然,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动态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不断增强风险防范和隐患治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使防病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常态。

严格规范执法,促进安全发展。各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严格监管、规范执法,推动生产经营单位积极有效履行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符合行业安全、企业安全和生产经营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各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执法,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熟悉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安全重点和同行业典型事故案例,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和多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环境。

(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政策与应急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法治日报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什么是义务的详细介绍,守法履职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和义务的权利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