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计税价格公式推导,“免、抵、退”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5 21:15:23

导读:构成计税价格公式“免、抵、退”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推导根据我国税法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由生产企业自行或委托外贸企业自行出口货物予以免、抵、退。与原来的“先收税后

构成计税价格公式“免、抵、退”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推导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由生产企业自行或委托外贸企业自行出口货物予以免、抵、退。与原来的“先收税后退”的办法相比,“免、抵、退”的办法有自己的优势。一方面,对生产企业的出口货物全面实行“免、抵、退”税方式,使出口货物的相关进项税额先抵国内应纳税额,再对未抵部分给予退税,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和企业负担,有利于提高生产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和竞争力,有利于外贸出口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实行“免、抵、退”税方式可以减少退税现金流,出口货物的征税、免、抵、退在同一地区、同一国税机关办理,有利于解决征退脱节、信息不畅的问题,从而帮助税务机关加强出口货物税收管理,更有效地防范骗取出口退税。

一般来说,“免、抵、退”有不同的含义。

(一)“免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二)“抵减”是指将本企业当期出口产品退税抵减国内产品应纳税额。

(三)“退税”是指当按照上述流程确定的实际退税额达到一定标准,即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当月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扣的部分给予退税。

现将“免、抵、退”税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综上所述,“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计算不能减免的税额。

免税、退税不得免税、抵扣=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税、退税不得免税、抵扣。

免税和退税金额=不得免税或抵扣的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计算当前应纳税额。

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国内货物销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本期可抵扣税额和本期可抵扣税额)-上期期末可抵扣税额。

如果应纳税额为正,即没有可退金额(因为没有抵税),仍应缴纳增值税;如果应纳税额是负数,也就是期末没有可抵扣的税额,你就有资格申请退税,但是最后能退多少,就要计算比较了。

三。计算免税和退税金额

免税金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金额。

免税金额=原材料免税进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原材料采购包括从中国购买免税原材料和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加工免税进口料件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关税和消费税。

四、确定退税和免税额。

如果最终税额小于等于可抵扣税额,则本期税额=最终税额,本期税额=可抵扣税额-最终税额;

如果最终不可抵扣税额≥可抵扣税额,则本次退税额=可抵扣税额,本次可抵扣税额= 0。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构成计税价格公式的推导、“免、抵、退”和计算方法的含义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知道作文计税 price 公式的你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