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被害人和受害人区别,再次预警!已有人被骗!接到这类电话一定要警惕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30 18:46:25

导读:刑事犯罪受害者和受害人的区别,再次警告!有人被骗了!接到这类的电话时保持警惕最近,一些市民收到了自称“防疫员”的来电以“流调”为名设骗局编造受害人“屏幕共享”的各种理由

刑事犯罪受害者和受害人的区别,再次警告!有人被骗了!接到这类的电话时保持警惕

最近,一些市民收到了

自称“防疫员”的来电

以“流调”为名设骗局

编造受害人“屏幕共享”的各种理由

诱导受害人转移

我们来看看骗子的套路。

情况

01

11月20日,龙口的张某接到一个未知号码(+5966 * * * * *)打来的电话,自称是疾控中心的,说张某在哈尔滨医院新冠肺炎检测阳性,要隔离她。

张某称自己没去过哈尔滨,对方解释可能是资料被盗,要转给当地警方核实。因为对方准确告知了张某的个人信息,张某信以为真。

随后,一名自称哈尔滨警方的男子接了电话,指使张某下载了一个手机APP,并要求在APP上视频聊天核实情况。接通后,对方称张某的身份信息被冒用,涉嫌洗钱。需要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指定的账户,配合调查。

骗取张某信任后,对方发来私人银行账号,诱导张某转账数万元,对方还要求继续转账。这时,张突然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情况

02

11月18日,龙口接到一个未知号码的电话(+2417 * * * * *)。对方自称是防疫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某市网购商品被感染,要求余提供银行卡退款。

由于对方告知了自己网购物品的确切信息,于没有任何怀疑,并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银行卡号,但对方表示卡不能操作,于是马上发来链接,要求点击下载一个APP,打开屏幕分享功能查看银行卡状态。通过屏幕分享,对方看到了银行卡信息,被诱导输入了一个陌生的银行卡号,谎称是这个卡号给她退款。其实是骗子的个人银行卡,然后她在一个手机上收到了短信验证码。对方说告诉验证码就能收到退款。

将验证码告知对方后,余很快发现自己卡里的几万元被转走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情况

03

11月22日,莱阳的陈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市疫情防控的电话。对方告诉她,高风险的漫游数据需要隔离,必须协调。陈女士当即表示,自己没去过别的城市,需要把资料转到公安机关核实。所谓的“公安机关”索要了陈女士的身份证号码后,声称陈女士名下的银行卡涉嫌诈骗,需要配合调查。

陈女士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后,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了一个会议APP和一个投影APP,加入了网络课堂,并开启了“分享屏幕”功能。

随后,对方以需要查询陈女士是否有与嫌疑人的转账记录为由,要求陈女士登录其名下所有银行卡的手机银行,将所有资金转入一张卡中。陈女士迷迷糊糊的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了,然后卡里的资金就没了。

警方提醒

“分享屏幕”的本质是将手机屏幕显示的内容同步给对方看,包括弹窗显示的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信息等。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做的任何操作,包括输入的密码、验证码、解锁过程等。,可以被对方看到。受害者一旦使用了该功能,就可以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从而将受害人卡内的资金转出。

立正!

欺诈和手机通话

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区分

诈骗花样层出不穷骗局层出不穷。

牢记“三不放过”的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可轻信。

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汇款的多重验证

只要提到“视频会议,共享屏幕”这几个字

小心点。

你很有可能被诈骗了!

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综合|龙口公安莱阳公安招远公安

来源:烟台公安

总结:以上内容是针对刑事犯罪受害者和受害人的区别,再次预警!有人被骗了!接到这类电话时必须警惕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受害者和受害人的区别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