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延迟退休原则实施公告!下一步怎么改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原则的思路
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延迟退休原则实施公告!下一步怎么改
这些原则分别指的是什么?接下来是什么怎么改?记者就此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
【小步调整——每年推迟几个月或者每隔几个月推迟一个月】
金维刚:对小步调整的简单理解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渐进式改革,在更小的范围内逐步实施,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隔几个月延迟一个月。步伐一般比较平缓。
也就是说,政策实施后,退休年龄线会慢慢往后推。比如原来50岁退休的女性,政策实施后第一年,50岁退休一个月或几个月。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退休年龄。以此类推,改革要经过几年的过渡期才能完成。
可以肯定的是,在改革初期,临近退休的只会延迟一个月或几个月,不会出现一下子晚退休几年的情况。
对于年轻人来说,退休年龄的延长幅度会更大,但未来会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
[灵活实施-个人将有独立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
金维刚:延迟退休不会“一刀切”。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达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应该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
这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点。
客观来说,不同职业群体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工作强度,以及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价值追求都存在较大差异,产生不同诉求。有些人想多工作,有些人想早点退休。
延迟退休改革,要充分考虑这些多样化的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增加弹性系数,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分类推进——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将继续保持退休年龄差异】
金维刚:延迟退休不是“急行军”,而是与现行退休政策的平稳衔接。
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政策不同。延迟退休改革的实施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
对于不同职业、地区、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异,改革后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证政策调整前后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
[统筹考虑-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要协调]
金维刚:延迟退休不能是“单兵突进”。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很多,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一方面,过去一些与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要随着延迟退休做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改革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
比如,如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创业?如何给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更多的社保补贴,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大龄失业人员的保护,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等等。
只有统筹兼顾,配套措施到位,才能保证延迟退休改革的顺利实施。(记者姜琳)
总结:以上内容是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出台,延迟退休已经实施原则并公布!下一步怎么改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您了解最新延迟退休政策有所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