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一次记几分?,醉酒上路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1 16:34:29

导读:饮酒后驱动机动车记录几分一次?在路上喝醉酒驾被查怎么办?把酒拿出来,多喝几口。或者坐在副驾驶座上,让“酒徒”开车。结果警察拿你没办法?网络段子不能当真。然而,有人竟然去“实

饮酒后驱动机动车记录几分一次?在路上喝醉

酒驾被查怎么办?

把酒拿出来,多喝几口。

或者坐在副驾驶座上,让“酒徒”开车。

结果

警察拿你没办法?

网络段子不能当真。

然而,有人竟然去“实践”了......

基本案例1

法院认为

在公安机关调查前,贾试图通过再次饮酒逃避法律追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驾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依法审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进行呼气酒精含量测试或者抽取血液样本前再次饮酒,经检查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80mg/100ml)的,应当认定为,

故可将A某秒饮酒后的血液检测结果作为认定醉酒的依据,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依法判处刑罚。

一审判决后

a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

法官的陈述

自从酒驾入狱后,酒驾行为明显减少,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减少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少数司机心存侥幸,尽力而为。

酒驾不仅对自己的生命构成威胁,也对他人构成威胁。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在此提醒各位司机,在法律面前,各种“小聪明”都是徒劳的。事后喝酒不能成为司机的“免责”,所以一定不能有侥幸心理。真的可以不喝酒开车,喝酒不开车!

基本情况2

2020年7月2日凌晨,出租车司机周在营业时间被一辆宝马车追尾。因车辆受损,乘客受伤,周立即报警。周称,宝马车上下来一男一女(涂某)两人都喝醉了。

民警到达现场后,杨某和涂某先谎称是别人在驾驶车辆,后涂某对酒驾事实供认不讳。图某场地呼气酒精测试结果为191mg/100ml。经检查,静脉血中乙醇(酒精)含量为141.5/100ml;。杨血液中乙醇(酒精)含量为111.7mg/100ml。认定涂对事故负全责。赔偿周等人经济损失后,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其拘役一个月。

经核实,当晚杨某、涂某与朋友喝酒。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杨把他的车给了屠呦呦,自己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图一周驾驶的出租车追尾,造成交通事故。

检察机关以杨犯危险驾驶罪,对其提起公诉。

裁判结果

经审理,法院认定杨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裁判理由

据杨某供述,其在饮酒后时能够自行走到停车地点,上车并启动车辆,且在驾驶员上车后从驾驶座走到副驾驶座位,证明杨某即使在饮酒后时仍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结合其同案被告人未遂的供述和现场其他证人的证言,足以证明杨在明知其同案被告人饮酒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车交给涂某驾驶。

法官的陈述

不开车也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应严格把握共同故意犯罪的证据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醉酒驾车机动车上路,危害公共安全的,构成危险驾驶罪。而杨并没有开车机动车。为什么也构成危险驾驶罪?本案的裁决依据的是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理论。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作为共同犯罪处理;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应当按照其罪行处罚。

杨在明知其同伙饮酒的情况下,仍将其小车交给同伙,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

但本案中,如果杨主观上不知道同案被告人饮酒,客观上没有主动将车交给同案被告人,则不能认定为危险驾驶罪。

司法实践中,除上述情形外,下列行为也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的共同犯罪。

1.行为人明知他人要开车,仍试图劝说或胁迫或刺激其饮酒,且饮酒后未能为其找到司机;

2.机动车车主、持有人教唆、教唆、胁迫、命令他人驾驶机动车明知他人饮酒;

3.机动车车主在明知借款人醉酒要求驾驶机动车的情况下将车辆借给借款人。

所以,除了要谨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之外,亲朋好友在饭后喝酒要互相提醒找司机,不要因为一时的侥幸心理触犯刑法,酿成大祸。

酒驾和醉驾的后果

一.法律后果

(1)酒后驾车: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罚款2000元以上,驾驶证记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醉驾后拘留10天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吊销机动车的驾驶证。

2.醉酒驾驶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吊销驾驶证、终身禁止驾驶。

3.醉驾营运机动车,拘留15日,罚款5000元,吊销驾驶证,禁驾5年。

(2)酒后驾车:

1.醉酒驾驶,无论行为恶劣、后果如何,均以“危险驾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1-6个月拘留,并处罚金,吊销驾驶证,5年内禁止驾驶。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吊销驾驶证,禁止驾驶10年,以危险驾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允许开车机动车。

二、纪律后果

根据2018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可以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三。其他后果

个人一旦因酒驾被刑事处罚,除了不能入党、报考公务员、参军、报考军校、不能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出国签证)外,还可能影响其子女报考公务员、党员、军警院校的政审。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作为共同犯罪处理;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应当按照其罪行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2)酒驾机动车;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客运,严重超过额定乘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的;

(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影响安全驾驶罪】以暴力、抢夺手段控制正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控制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员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打架斗殴、殴打他人,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驾驶饮酒后 机动车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驾驶饮酒后 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驾驶饮酒后 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其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罚款5000元,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再次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约束直至酒醒,并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操作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二十八条党组织在纪律检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必须追究党纪责任的,或者有其他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法行为的,根据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第三十一条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不起诉,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免予刑事处罚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党员犯罪被罚款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开除党籍: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缓刑)的;(二)被单方面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含三年)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含三年)或者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不能开除党籍的个人,应按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三条党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属于公职人员的,由监察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党员依法受到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决定所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按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党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受到其他纪律处分的,应当追究党纪责任。党组织对有关当事人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进行核实后,按规定给予党纪或组织处理。

党组织作出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决定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改变原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等。依法对原纪律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决定产生影响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变更后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等重新作出相应处理。

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所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记住饮酒后开车机动车一次几分?,路上喝醉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饮酒后开车机动车录音几分一次的价值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