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签劳动合同 有什么,违法吗?不签劳动合同理由不少。工人日报-中国产业网记者刘旭近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这样的民事判决:大连某建筑装饰公司支付约翰尼拖欠工资2.8
不签劳动合同 有什么,违法吗?不签劳动合同理由不少。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这样的民事判决:大连某建筑装饰公司支付约翰尼拖欠工资2.8万余元、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并取消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审判长于晓梅明确表示,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拖欠工资,导致员工被迫离职。需要赔偿双倍工资差额,并支付劳动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金。
50岁的约翰尼住在辽宁朝阳农村。2021年4月27日,Johnny入职大连某建筑装饰公司,担任设计师。据她介绍,双方约定每月底薪5000元,客户设计费的50%归她。若客户认可设计并成功与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公司将额外给予合同金额3%~5%的奖励。
Johnny入职后,为公司签了三份订单,但公司未按约定足额支付Johnny的设计费和装修合同的提成,并延迟与她签约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
2021年9月20日,万般无奈之下,约翰尼通过微信向公司经理提交辞呈,并委托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律师、梁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公司支付了劳动合同任职期间的提成、拖欠工资、双倍工资差额及终止补偿。
2021年12月9日,大连市沙河口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支付拖欠工资6574.1元、双份工资差额劳动合同19727.43元、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575.13元。至于提成,因为双方没有书面协议,公司也否认,所以无法确定。
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维持了一审原判。2022年4月8日,建筑装饰公司上诉至大连中院。
庭审中,该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坤称,由于原行政部于萍的失职,约翰尼的入职手续被延误。2021年9月18日,企业欲与约翰尼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约翰尼未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等材料。一审法院没有考虑疫情下中小企业近年来的困难,导致企业赔偿不公平。
于晓梅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企业在未签署书面形式的情况下支付两倍工资差额后,是否需要支付劳动合同的解除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10条和第82条规定,应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未依法签订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的两倍。企业要签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期限,工作人员失职造成的后果应由企业承担;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企业没有缴纳社会保险,Johnny可以注销劳动合同,申请经济补偿。
王金海提醒说,如果不在书面劳动合同上签字,雇主和雇员都会遭受损失。如果签了,可以写Johnny的设计费和装修合同提成,有利于保护她的合法权益;强尼辞职,装修公司也不会赔偿。另外,企业因受疫情影响理由未签署书面形式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不签劳动合同违法有什么的处罚,以及不签劳动合同理由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不签劳动合同是否违法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