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了,延迟退休政策基本已定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4 21:14:15

导读: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已经推出,延迟退休政策基本已经固定。延迟退休是2022年临近退休的中老年朋友最关心的退休保障政策。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但至今没有提出具体的

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已经推出,延迟退休政策基本已经固定。

延迟退休是2022年临近退休的中老年朋友最关心的退休保障政策。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但至今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社会上有两种不同的不利因素,即支持者和反对者。提倡者主要是体制内人士,反对者主要是企业员工。70后、80后将无法逃脱延迟退休。在下面

为什么要实行延迟退休?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抚养比(抚养比)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几个职工供养几个退休人员。以前是10:1,现在是3.3:1。如果维持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未来中国养老金将达到8万亿到10万亿的奖金缺口。如果制度不变,80后退休时就没有养老金了。这也是国家今年实行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原因。如果延迟退休,可以提高养老金比例,缓解养老压力。

对于先进的人来说,60岁退休是他们人性上不可磨灭的印记。一项数据显示,人的智力活动在60岁左右达到高峰。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62岁。延迟退休可以大大提高这些人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一些有经验、有技术的工人来说,他们把工作当成乐趣,而不是生活的压力。延迟退休可以使他们享受更多的工资和福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根据第十四个五年计划(2021-2025),目前没有确定实施延迟退休的时间,因为延迟退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一个比较成熟的符合社会良好发展的方案,需要很多年的研究和调查时间。我觉得具体实施时间应该是2025年到2027年。

目前国家延迟退休已经走到哪一步了?

目前,约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咨询会,启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而江苏和山东已经率先进行试点。例如,2022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本人自愿申请,单位同意,人社备案”政策,延迟退休最长不低于一年。在山东省,人员仅限于企事业单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是“本人自愿申请,单位同意,人民代理机构备案”,最长不能超过65周岁。

延迟退休将如何实施?

按照国家实行养老金改革的惯例,延迟退休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改革一样,肯定会有一个过渡期,一般是10年左右。预计到2035年,男女退休年龄将统一推迟到65岁。过渡期将是渐进的,退休时间按出生日期计算。接近退休的会延迟几个月,年轻的会延迟几年,直到90后都65岁退休,这样年纪大的人工作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年轻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长的时间调整适应。

自愿原则,延迟退休的实施不会“一刀切”,而必须具有包容性。由于工作环境不同,个人身体条件不同,家庭和生活追求不同,人们自愿选择延迟退休。如果有的人到了60岁,身体条件已经不适合工作了,相信个人和单位都不希望看到他们继续延迟退休。

实施是分群体的,那些高精尖的群体,比如高校的教授,学校的老师,医院的主治医生,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担任重要职务或者副高以上职称的人都包括在内。

这里特别提到医院的中医,因为中医是通过时间积累经验的,越老越吃香。企业中也有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比如财务主管。

我个人认为,公务员延迟退休还是要慎重,因为如果一刀切,公务员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尤其是不担任重要职务的公务员。其实每个单位都有一群这样的人,不担任重要职务,工作清闲,薪酬不会降低。这群人肯定会愿意延迟退休,而且延迟的时间越长越好。

延迟退休,我觉得总的原则应该是给想工作的人更多的时间,让不想工作的人按时退休,把岗位让给想工作的人。

其实,实施延迟退休最难的还是企业的职工。中国大部分企业强调销售超过R&D和创新,很多企业要求35岁以下。45岁以上的员工很难找到另一份工作。在国家没有解决4050名职工就业问题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延迟到65岁退休,是延迟退休实施的“受害者”。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缺口如此之大,国家不得不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社会就业的难度。这个矛盾也是国家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难点。

那么,你是延迟退休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最新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基本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最新延迟退休政策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