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广西篇聚焦左右江革命老区|左右江奔腾向海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4 21:02:34

导读: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立时,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广西篇聚焦左右江革命老区 |左右江奔向大海。听听英雄的赞歌,看看今天的巨变。5月4日上午,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走进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立时,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广西篇聚焦左右江革命老区 |左右江奔向大海。

听听英雄的赞歌,看看今天的巨变。5月4日上午,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气象》推出广西篇,以《左右江驰骋向海新八桂树》为题,聚焦广西人民特别是左右江革命老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央视特别节目走访百色、河池、崇左,鸟瞰左右江,赞美老区的孩子们胸怀大志。通过重温红色故事,我们参观了工业发展,见证了百年巨变,观看了开放之路,展望了未来。

追寻先烈足迹,凝聚奋进力量

90多年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大型根据地,也是我国西南边疆唯一的革命根据地。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央视前台记者找到了当时苏联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这些法令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了右江各族儿女翻身当家的梦想。在东兰农民运动训练中心旧址,31岁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王杰“穿越”了97年,当他“说话”时,31岁的韦拔群问:“你是如何带领村民们进行革命的?”“你们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克服重重困难,成立农民培训中心……”答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党课。廖庆玲和魏鲁东摄

左右江革命老区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革命先辈用生命守护的家园一代又一代有了接班人。

中央电视台节目组走进乐叶县新华镇白坭村,在这里见证了共产党人不断奋斗的精神。

2019年6月,年仅30岁的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白坭村的途中,被山洪夺去了生命。对习近平总书记、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最初的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如今,白坭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建成了文秀广场、白坭广场、百步荷花池、纳雍连欣大桥、糖桔采摘体验园等基础设施,建成了3家农家乐、2家民宿,成为集红色研学、旅游、乡村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新型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发展兰花工业园,我儿子考上了大学,柏尼越来越漂亮,柏尼汽车修理店即将开业,而我已经成为一名教师...在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的镜头下,村民们微笑着向黄文秀讲述他们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八桂大地,到处都是农村的“秀”,一批批年轻人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从中山大学毕业后,黄思维跟随黄文秀的脚步,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2021年3月,她成为白坭村的驻村干部。“我刚从学校出来和群众打交道,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我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奶奶说孙子孙女都出去上学了,她很孤独。我安慰她说:“以后多陪陪你”...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节目,展示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如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基层工作者。黄思维说:“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双手和汗水来建造一个真正文明、美丽和充满活力的百尺洞。“这是接力的承诺,也是青春的誓言。

繁荣的工业和幸福的人民生活。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指出,要依托广西的林、果、菜、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让人民幸福生活才是“国家的伟人”。老区人的生活幸福与否,取决于有没有工业。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聚焦百色芒果铝产业,讲述了近年来,随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左右江革命老区的精彩故事。

在田阳区20万亩农林生态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央视记者聚焦科技助推产业发展:果园用上了“小火车”,一天运送化肥或芒果4500多斤,是人工的10多倍;无人机喷水施肥,完成100个阿木日左右,是人工的8-10倍;电动修剪让修剪变得毫不费力...

在田东县林逢镇东阳村,村党总支书记卢秀端介绍了自己种植芒果的历史和经验:“我当初是学医的,现在用护理新生儿的技术护理芒果。”20多年来,在吕秀端的带领下,东阳村成为田东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芒果)示范园的核心区,种植了桂七(桂热82)、台农1号、黄金、桂热71、热农1号等10多个优质芒果品种,2021年东阳芒果示范区占地2.2万亩,芒果总产量约2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绿水青山今天真的成了金山银山。”杨村人感叹。

董贤县林逢镇东阳村党总支书记卢秀端正在检查芒果生长情况。(田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百色芒果种植面积超过135万亩,2021年产量将超过90万吨,总产值约45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面积和产量的27%和28%。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形成了“广西的芒果在广西,广西的芒果在百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节目以“说唱”的生动形式,带观众体验了红城的“铝”:“红城的沃土上蕴藏着千万宝藏,有色矿产有丰富的铝、煤、锰、金、铜、锑等。铝土矿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铝锭、铝条、铝块、铝粉、铝合金,高端转型深加工,精益求精,畅销海内外真金白银。铝工业发展助力老区乡村振兴。

百色天洋铝业示范园区吉利白矿铝锭车间。魏贾孔摄

据了解,百色铝土矿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目前已形成氧化铝920万吨、电解铝217万吨、铝加工335万吨的年产能,形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全产业链,成为广西千亿元产业集群的重要一极,基本建成国家生态铝产业示范基地。

《石头上栽花》,节目还关注了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河池石漠化地区种下绿色希望的故事。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村民们收获了绿色的“果实”:在石漠化地区种植牧草,饲养香牛300多头,既保护了生态,又养出了钱袋子。

毛人展示他们编织竹帽的技艺。廖庆玲和谭连斌摄

谱写新的开放篇章,未来将是精彩的。

2019年,沿江县整体脱贫,毛南族脱贫。毛南族人民高兴地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份报告。2020年5月,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未来的路怎么才能越走越宽?毛一家有了新的希望——正在建设中的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这是广西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央视记者深入高铁施工现场,采访施工进度和难度,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畅谈他们对高铁的殷切期望。

在环江下南乡文江村,央视记者发现,每家每户都有几个篮子。以前交通不方便,村民出门都要用篮子提东西。村民说:“以前没有路,去市场要走18公里。”现在有路了,到县城还是两个多小时,到南宁还要四个小时。"

据了解,下南乡南昌屯是毛南族的发祥地。近年来,当地结合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卖毛南族花帽、肥盖都有不少收入。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木雕技艺传承人谭建新说:“高铁修完就好了。大约一小时后南宁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我们将把毛南族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一列火车贯穿整个节目,始于火车,终于火车。这是广西开往东盟的列车,是左右江革命老区对外开放的缩影。

在崇左市凭祥港,来自重庆和深圳的电子元件被安装并运往越南邓通站。这条跨境铁路全长17.8公里,车程约40分钟。最多一天出六趟车。这条铁路线是中国与越南和其他东盟国家之间最便捷的铁路运输走廊。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指出,要“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牢记嘱托,广西依托左右江革命老区对外七口,让总书记的指示在八桂大地生根开花。

在广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友谊关口岸,满载货物的卡车开往东盟,通达世界。口岸实行人货分离、分段运输的通关模式,既提高了疫情防控能力,又提高了通关效率。

凭祥综合保税区车辆正在有序通关。庞摄

在中国-东盟(凭祥)水果城,央视记者了解到,国内市场上50%的东南亚水果都是从凭祥进口的。

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设立了全国首个金融政务服务中心,是全国首个边境小额贸易试点。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00亿元,龙邦港作为国际口岸对外开放,纳溪通道对外开放已获国务院批准。

左右江冲向大海,新碧桂克竭尽全力。展望未来,壮乡大地将精彩无限!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立时间的详细介绍,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广西篇聚焦左右江革命老区 |左右江驰骋大海。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