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何判酒驾逃逸?无人受伤,法官说法 |酒驾是否因逃逸无法确定。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驾驶饮酒机动车,撞人后逃逸,以为逃过酒精检测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还可以要求车险理赔。结
如何判酒驾逃逸?无人受伤,法官说法 |酒驾是否因逃逸无法确定。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驾驶饮酒机动车,撞人后逃逸,以为逃过酒精检测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还可以要求车险理赔。结果如何?
2020年3月凌晨,驾驶人潘酒后与行人焦某根相撞,后弃车逃逸。第二天早上,潘投案自首,接受酒精呼气测试,结果为0。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10多个小时。焦某根经抢救无效死亡,潘赔偿焦某根家属各项损失180余万元。
同年7月,潘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刑。
法院认为,潘在事发时是否属于醉酒驾驶,是判断保险公司能否免除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潘事前饮酒,事后逃逸,其逃逸行为直接导致案发时是否具有醉酒驾驶的不确定性,为此潘本人应承担举证的不利后果。潘辩称,他的逃跑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的事故被发现,但当时警方已经联系他进行调查,事故已经曝光。在这种情况下,潘还是选择了逃回家,过了10多个小时才选择投降。结合潘关于饮酒的事实陈述,其为掩盖酒驾而逃逸的动机显而易见。本院驳回潘的诉讼请求,潘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近日,嘉兴中院维持一审判决。
法官说法: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的法律禁止饮酒和酒后驾车,并予以严惩。如果法院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将误导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选择肇事逃逸直至酒精挥发,从而避免更严厉的刑事处罚,获得更高的民事保险赔偿。
法律承担行为人的刑事或民事责任,既有修复损害的一般司法功能,又有对违法个体的惩罚,从而达到警示广大交通参与者对交通法规心存敬畏的目的,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利益。现实中,很多交通肇事人员通过逃逸等违法行为掩盖其他违法行为,以减轻或免除自己的责任。如果不能贯彻犯罪人自担风险的原则,不仅背离了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也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
*阅读贾海燕独家稿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如何判酒驾逃逸无伤的详细介绍,法官说法 |不能认定酒驾是逃逸所致。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如何判酒驾逃逸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