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硕民法笔记—民事法律事实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2 14:15:19

导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硕民法注释-民事法律事实I. 民事法律事实概念【解析】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化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客观现象是否成为法律事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硕民法注释-民事法律事实

I. 民事法律事实概念

【解析】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化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客观现象是否成为法律事实,取决于法律的规定。时间的流逝,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战争和封锁,人的出生,死亡,成年,失踪,精神错乱等。,都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所以是干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规范本身并不能引起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而只是表明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可能性。

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民事法律规范、民事主体和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规范和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抽象条件。

,而民事法律事实则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具体条件。只有在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发生后,民事法律关系才能产生,并因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事实出现时,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1.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出现,即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当事人取得权利,承担义务。

例如,买卖合同签订的法律事实赋予买受人要求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权利和支付价款的义务,从而出卖人相应地拥有要求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权利和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只有通过民事法律这一事实,才能将民事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转化为当事人实际享有的权利义务。

2.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即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改变了现有民事法律关系的元素。

比如法人合并、分立的事实民事法律导致债务关系中主体的变更。民事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通常包括:主体变更(权利或义务主体的变更)、内容变更(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主体在范围和性质上的变更)、客体变更。

3.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使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复存在。

民事法律这种关系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破坏:

第一,某民事法律事实的发生导致某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当事人之间不会产生其他民事法律关系。比如财产被消费,所以所有权关系消灭;当债务清偿后,债务关系即因此消灭。

第二,某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某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而当事人之间产生其他民事法律关系。比如财产被他人毁坏,所有权关系消灭,同时原所有人与侵权人之间产生债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化和消除,有时只需要基于一个民事法律事实,有时需要基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事法律事实的相互组合。比如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时,需要发生两个事实民事法律,即立遗嘱行为和立遗嘱人死亡。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化或消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事法律事实之和,称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合成。这时,只有当存在事实成分时,才能产生民事法律的关系,改变或消灭这种关系。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1)行为

【解析】行为是指受主体意志支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改变和消灭的活动。

行为可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以意志为手段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2.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在法律规定的条件已经满足的前提下,表示某种内心意思,从而引起某种法律效果的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意思告知,如拒绝要约、催促履行、催促行使期权等。通知,如逾期承诺通知、不可抗力通知、瑕疵通知、债权转让通知、债务承认等。;表示,如被继承人对继承人作出的宽恕的表示。

3.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有意发生、改变或破坏民事法律关系,但客观上能造成这种后果的行为。比如创作作品的行为,交付、支付等作为债权标的的支付行为,也是事实行为。

(2)自然事实

【解析】自然事实又称非行为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消灭的客观现象。

自然可以分为事件和状态。

1.事件是指客观现象的发生。比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等。

2.状态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持续存在,比如人的下落不明,人对物的占有继续,人的权利继续得不到行使。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详细介绍,法硕民法注意事项-民事法律事实。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