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是什么,“互联网+村务公开”两项制度管住村级“钱袋子”——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村级事务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19 22:31:37

导读: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多少,“村务互联网+”两大系统管住“钱袋子”村级-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村级政务监督的实践与探索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地处神府煤田腹地,国内资源丰富。是国家西

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多少,“村务互联网+”两大系统管住“钱袋子”村级-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村级政务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地处神府煤田腹地,国内资源丰富。是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国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规划建设的煤电产业园,省政府直属试点县,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作为陕西省民营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资源县,陕西省是第一大资源县。府谷县内村集体组织的征地拆迁款、企业分红、上级转移支付、企业捐赠帮扶等各类资金,数额也越来越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村级财务运行不规范、决策不民主、村务公开不到位、监督体系不健全等现象。村干部贪污、侵占、挪用村集体资金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2014年以来,全县被查处的村干部达300多人。府谷县纪委监委在严肃查办案件的同时,深刻剖析案件背后的普遍性、体制性问题根源,在全县农村创新推行村级基础台账和“互联网加村务公开”两项村级事务监督制度,走出了一条富有府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第一,实行村级基础账户制度,管好“钱袋子”

府谷县新民镇新一村。2011年,村附近的企业陆续帮扶村里165万元,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当时村里没有集体账户,帮扶款进入了原村支书刘的个人账户。因为这个漏洞,40多万元的企业帮扶款被刘挪用占用。县纪委调查此案后,对当时该县农村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梳理。发现很多案例都和这个案例有共同的特点。经查,问题根源在于村级没有集体账户,村集体资金大部分存入村干部个人账户,造成村级核算混乱。从2015年开始,府谷县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级基础账户制度,从根本上堵住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主要方法有:

第一,多方协调,探索创新。村级基础账户制度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制约因素多,实施难度大。首先从政策上找依据,经过与财政、农业等部门的多次调查寻找,最终根据2013年6月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基本找到了实施的政策依据。但是,在银行开立企业账户需要组织机构代码证。虽然每个村都有组织机构代码证,但大部分村都没有履行年检手续,没有及时换证,还要交换证罚款。村一级有阻力;村民小组没有组织机构代码证,不能开银行开法人账户。为此府谷县纪委积极协调县财政、质检、农业、银行等部门,为村级建立基础账户提供支持和帮助。经多次协调沟通,县质监部门只收取工本费,取消所有罚款;村民小组与银行协商后,只需提供所在镇政府出具的村长选举证明,即可开立法人账户。

二是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府谷县纪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要求各镇负责在当地银行设立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基本账户,将所有村集体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纳入基本账户统一管理和核算;经乡镇批准,资金流量较大、资产较多的村民小组可以单独设立基本账户,对资金到户、收支管理、审查审计、责任追究等作出全面规定。府谷县财政局下发了“府谷县村级财务会计代理实施意见”,建立了四项制度:村级财务会计代理、集中核算、财务报销、联审会签。

三是规范操作,强监管。村级实行基本账户制度后,每个村不再有专职会计,只有报账员,负责村里的财务工作。会计工作委托镇农业金融服务中心代理集中核算;村级财务支出由报账员统一整理原始凭证,填写报表,经村组组长、主任监督委员会审核签字后,报农资服务中心总会计师初审、主任审核后方可支出。同时实行村级定期财务审查制度,要求各镇纪委、农经服务中心、农经站等单位组成审查小组,每年逐项审查村级的财务情况,确保村级公款的安全有效使用。县纪委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对落实不到位的,明确提出“四个严肃追究”。截至目前,全县村级基础账户累计20.54亿元,各类资金安全规范稳定。

二、推行“村务公开互联网+”制度,控制“权把子”

府谷县在规范村级财务的基础上,重点规范村级事务,实现了从重点整治到全面规范的转变。针对村务公开中存在的村干部不愿公开、不及时公开、内容不真实不完整、多数村民在外居住、对村级事务参与和监督少、上级部门对村级事务不监督、不抓手等突出问题,提出“创新公开方式、强化多方监督、推进民主自治”的思路,探索实施互联网+中的村务公开。

(一)总体思路。府谷县推行“互联网+村务公开”制度的总体思路是,推动基层政府转变职能,为村民小组办理村级事务提供服务,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向全体村民通报村务管理情况,及时接受村民反馈,使村民更加充分有效地参与村务管理,进行全面监督,从而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项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将村组自公开转变为镇政府主导公开。

(2)主要流程。通过村级上报、镇级采集审核、村务信息监督管理平台,将村务信息全面公开给村民,并通过村民与县镇管理平台的反馈互动,及时、准确地将公共信息发布到户、到人,逐一受理群众反馈线索,实现村务公开透明互动、可追溯易监督,全覆盖无死角。

(3)公开内容。围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主要开展六项工作。一是线下监督检查村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情况,线上公开责任落实、检查考核、结果运用情况。二是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通过平台宣传党规党纪,开展警示教育,弘扬勤政廉政典型。三是加强任期监督,公开村干部“三委”述职述廉、质询、评议和村财务审查、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结果。第四,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和不定期公布“外资”运作情况。第五,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公开决策的制度、程序和结果。六是提供便民服务,公开服务事项、内容、程序、时限和结果。

(4)工作载体。建立村务公开信息监督管理平台,整合集镇一级运行平台、村民手机终端和县级监管平台,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全方位村务公开,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镇级运行平台由镇纪委负责,负责村务信息的收集、审核、编辑、发布和反馈信息处置;村民的手机终端可以及时浏览公共信息,寻求帮助,提出意见建议,反映问题线索,完成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监督;县级监督平台由县纪委负责,主要承担网上跟踪监督功能,能准确了解全县村务公开的信息发布、分析评估、动态跟踪反馈问题线索处置等情况。

(5)运行机制。为确保“互联网+”村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府谷县狠抓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先后制定了府谷县关于实施互联网+村务服务体系的意见、府谷县互联网+村务公开暂行规定、府谷县互联网+村务公开。严格规范信息收集、审核发布、档案管理、意见处置、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环节,通过检查督导、明察暗访、调度推进等措施,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实践中,镇党委负总责,镇纪委监督协调实施,驻村干部和包片领导负直接责任,监委监督村务公开信息。拟公开的信息实行“三审三签”制度。首先,驻村干部根据村务公开方案,将收集到的信息提交“三委”负责人进行预审,并由JISC主任签字确认。二是村干部对预审内容进行筛选编辑,交由村组领导初审签字,再交由镇纪委备案。是第三个镇纪委副书记将初步信息提交镇纪委书记签字批准,然后通过平台发布。四是对村民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置。对于求助的询问、意见和建议,要按时限给予及时答复;对问题线索信息按程序进行纪律审查,并及时定向回复审查结果。

三。工作效率

村级基础账户和互联网+以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为核心的“村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旨在更好地加强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和完善,府谷县“互联网加村务公开”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一是有效堵住了微观腐败漏洞。通过村级基础账户和“互联网加村务公开”制度,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了从部分村民监督到全体村民监督、从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需求监督、从事后监督到全过程监督的“三个”新变化,使村组财务等重点事务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有效扎牢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笼子。从制度层面规范了用权行为,从源头上堵住了监管漏洞,从根本上防范了廉政风险,有效消除了村干部侵占、侵吞村集体财产的机会,杜绝了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同时,通过村务公开平台反馈的问题线索,处理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案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有效优化了农村政治生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平台运行以来,全县推送信息485万余条,收到群众有效信息763条。第一种形式已处理41人,纪律处分20人。

二是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村级基本账户“互联网+村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倒逼村干部更加积极有为,从根本上扭转了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客观上拉近了村民与村级组织的关系,村民对基层组织的认同度和信任度全面提升。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层级式”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使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精准服务、精准监督、精准反馈,更加有效地保障了村民平等参与村集体事务的知晓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初步形成了新的“扁平化”管理格局,推动形成了农村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规范村级财务,创新村务公开,促使基层政府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倒逼村干部主动向群众宣传政策信息,主动加强群众沟通,主动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干部履职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干群协作意识明显增强,作风呈现新气象。有效的信息公开极大地消除了干群之间的误解和隔阂,显著提高了村干部和乡镇干部的满意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党群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农村一些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利益得到及时回应和满足,基层信访举报数量明显下降。三年来府谷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涉及村级财务、村务公开的信访162件,其中37件反映2016年“两制”实施后的问题。涉及村级财务、村务公开的信访数量明显下降,农村基层治理效率明显提升。

四是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村级基础账户和“互联网+村务公开”与农业农村整体工作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关联性。这种涉及面广、辐射能力强的制度创新,是系统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极大地增强了县、镇、村干部服务农业农村的创造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了农民关心村级事务、发展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这两项制度在府谷县取得的实际成效,得到了上级纪委的高度认可,得到了榆林榆林市纪委监委的大力推动,并被Xinhua.com、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法制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和单位宣传报道。(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纪委李胜龙)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 村级事务监管的实践与探索,关于组织机构代码证号是什么,以及“互联网加村务公开”两项制度控制村级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你能知道组织机构代码证号。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