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银行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央行发布重要财务数据。8月12日,央行发布了7月份的财务数据。要点是:一,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6月份的11.40%,创下2016年4
银行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央行发布重要财务数据。
8月12日,央行发布了7月份的财务数据。要点是:
一,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
,高于6月份的11.40%,创下2016年4月以来的新高。
我多次说过,广义货币(M2)是企业和个人的存款和现金之和。M2增长较快,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在快速增加,对股市、楼市等实体经济都有好处。然而,几个结构性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第二,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207.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
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和1.3个百分点。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
贷款下降有两个一般原因,
一是企业不愿意投资,贷款需求下降。二是信贷政策收紧,贷款门槛上升。
目前主要是前者。
一般来说,M2增长速度越快,贷款增长速度越快。很简单。如果你申请了100万的房贷,市场上就增加了100万的贷款,同时增加了100万的存款(开发商)。但7月份,M2同比增速上升,贷款增速下降。我猜测主要原因如下:
1、
疫情下,企业居民消费投资保守。
宁愿多存钱,少借钱,这样数据上就有了贷款和存款的对比。
2、
7月份出现大规模退税。
财政退税意味着企业存款增加,但不会影响贷款增速。
3、
楼市遇冷,房地产销售下滑,房贷增速下滑。
7月份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7.92%。要知道,2016年楼市最火的时候,新增人民币贷款几乎都是住户贷款贡献的。
一般我们把住房贷款理解为房贷,因为住房贷款主要是买房,或者和买房有关的东西,比如装修。
第三,
2022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上月为10.8%。
其中,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余额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政府债券余额58.12万亿元,同比增长19.4%。
2022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7561亿元,比去年同期少3191亿元。
社会融入是指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总量。主要包括以下渠道: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股票融资。
M2和社会融资是货币的两面,都可以反映市场上的资金状况。7月份M2增速提高,而社会融资增速放缓,说明市场上的资金增速并不如预期乐观。
7月份社会融资增速主要由国债贡献,说明政府部门在加大杠杆。但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国债基数较高,很难加快去年下半年国债增速。
社会融资的绝对大头是人民币贷款。要稳定社会金融,关键是稳定人民币贷款。
至于M2,考虑到社会融资已率先见顶回落,M2增长在第三季度见顶的概率较大。这会给下半年的股市带来一些坏消息。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微信微信官方账号:Xiaobaiducaijing(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优质原创推文!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银行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以及央行发布的重要财务数据。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