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一下,公司股权激励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07 13:16:41

导读:详细介绍一下,Company 股权激励在创业股权激励之前,我经常会问企业主一个问题:“你未来会把你的公司带向何方?你准备到什么程度?需要多长时间准备?作为创始人,你希望公司最后变成

详细介绍一下,Company 股权激励

在创业股权激励之前,我经常会问企业主一个问题:“你未来会把你的公司带向何方?你准备到什么程度?需要多长时间准备?作为创始人,你希望公司最后变成什么样子?”这就叫“始于终”。从终点开始,我们可以回头看看今天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我们实现未来的目标,实现最终的价值。

1.公司的最终目的地决策股权激励模式

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最终归宿无非是三类:上市、做大、被收购。

上市是一个里程碑,也是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选择最多的类别。

一些公司可能不打算上市。一方面是创始人对上市没有期待,另一方面是公司所处的行业不适合上市。所以我会选择慢慢做大,未来可能是家族传承或者合伙人传承。

公司的并购,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成功的渠道。

作为创始人,我们要想清楚公司未来的归宿,因为这决定了我们现在用什么样的股权激励模式。

你什么意思?如果你根本没有考虑过让自己的公司上市,只想慢慢做大,那么就不需要做期权激励。你可以做虚拟股权激励。

众所周知,期权对于员工的激励点在于前期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公司的股票,上市后可以瞬间翻倍。员工期望收益回报,期权的激励作用也在这里。

但你甚至都没想过上市。即使将来这个期权变成了股权,当你退出的时候它又值多少钱呢?这还不是老板说了算。员工会觉得这只是个馅饼,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整体模式设计必须服务于你的战略和组织的长期发展。

制定上市方案;做大,被收购,做虚拟股权;

一、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的本质是什么?到底什么是激励?是责任吗?主人翁意识?不,归根结底股权激励之所以能吸引人、雇佣人、选拔人、留住人,归根到底是金钱的激励,通过利益和损失的捆绑,让你获得更多的金钱。

听了这么多,还想继续股权激励吗?可以用公司业绩吗?不会吧!性能和股权激励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举个例子,假设你公司总收入5000万,利润率20%,利润1000万;公司有一个很好的销售王。一个人的销售额1000万,王为公司创造了200万的利润。根据绩效考核,如果给小王5%的提成,小王能拿50万,小王会满意吗?不要!也许短时间内满意,但长期不满意。因为绩效本质上是分享你为公司赚的利润,小王觉得你老板占了我便宜,我为公司赚了200万利润你才给我50万。假设,这个时候,你的一个竞争对手说,小王来我们公司,我给你6%的佣金。小王会回去吗?没有吗?不会是因为你给的筹码不够。如果你的产品和竞争对手没有实质性区别给小王10%的提成,你是小王你会去吗?我当然会!

绩效考核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只关心营业收入,不关心利润。谁关心公司的利润?只有老板才会真正在乎利润,因为业绩和利润是不挂钩的,那你为什么不把利润和业绩挂钩呢?做不到!营收相对容易统计,利润是一个综合的产品。员工工资、管理费用、税收等。都会造成利润的波动。你不能用一个员工控制不了的,不在他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东西作为对他业绩的考核!

假设公司有一个运营小刘,负责公司业务的整体运营。如果只用营收来考核,就给他总营收的1%。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公司每投入10万广告费,收入500万,公司毛利20%,就为公司创造了100万-10万的广告费,利润90万,小刘就赚了5万。小刘应该怎么做才能增加收入?会想办法增加收入吗,会考虑广告投入的成本吗?不会。众所周知,广告的投入和产出在边际效益上是递减的。后续,小王投入100万广告费,创收1000万。另外,因为收入的增加,你增加了50万的其他成本。公司创造了200-100万的广告费——50万增加的成本= 50万利润。小刘的收入如何?100万* 1% = 10万元。公司利润减少50万,小刘收入却增加了5万。合理吗?无理取闹!你说,可以给小刘定个投入产出比。例如,生产-产出比必须超过1:10。小王,为了追求产比可能利润率很高,但整体利润不高。老板要利润率还是损耗率?100万营收50%利润率,赚50万。1亿营收利润率1%,100万利润,你要哪个?当然选择第二种。

如何留住小王?Do 股权激励,给他股份,让他成为你的股东。股东分自己的钱吗?股东分享大家赚的钱。你可以这么做股权激励。如果公司的营业额每年不增加,小除了获得利润提成外,还可以额外获得公司1%的股份。

1.利益绑定可以重塑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从而改变员工的心态。

股权激励就是把员工从打工仔变成企业家,从只关心自己的绩效考核变成关心公司的利润,从而实现个人、老板、公司利益之间的绑定和共同发展。

股权激励的核心是利益绑定。

尼采曾经说过,最纯粹的关系是利益关系;最平等的关系是契约关系。

女朋友和老婆有什么区别?这在于不同的利益。做女朋友的时候,男朋友买的越贵越好,最好是鸽子蛋那么大的戒指。当了老婆,可能只会看戒指,不忍心让老公给自己买。为什么?因为婚前财产独立,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婚后财产混淆,赚的钱是共同的,是夫妻共同财产。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所以女朋友会要求送贵重的礼物,老婆不会。我拯救的是我自己。行为改变的原因不是因为心态变了不想买了,而是利益捆绑了。

2.绑定亏损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从拼尽全力到冒着生命危险。

有一个关于受伤的兔子和狗打猎的故事。一只猎狗正在追赶一只受伤的兔子,追赶它。兔子不见了,猎狗回来了。猎人说:“你这个没用的东西。你还没抓到一只受伤的兔子。”猎犬说,我尽力了,但它还是跑了。兔子回到家,兔妈妈和兔爸爸心疼的吃完饭后说,你到底是怎么从猎狗的嘴里逃出来的?兔子说,我全力以赴。

如果猎狗抓到兔子,猎人可能也会奖励猎狗,但如果猎狗抓不到兔子,猎狗也不会损失什么,所以猎狗只是尽力而为。就兔子而言,如果被抓住,就会丢了性命,损失很大,只能全力以赴逃命。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你不能努力!股权激励,就是让你的团队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员工之所以不全力以赴,是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因为他们不承担企业的成本。如果他们不把钱花在股权上,就不会有亏损的风险。即使他们能因为出色的工作获得额外的奖励,他们也不能全力以赴。不像股东,做的不好就会亏钱,不仅不赚钱,还会亏钱,所以只能全力以赴。

前段时间发生的两件事,让我感触颇深。我们团队有一个很好的律师,葛先生,他很专业。很多客户来咨询,我们让她对接。刚开始佣金率很高,3可以委托2。后来慢慢发现,谈的客户很多,但是佣金率直线下降。后来,我重新开始了我的研究。为什么?原来她的报价太高了,一直报10万或者20万。高报价,我当老板开心吗?当然很高兴能拿下来,但是如果客户因为报价高拿不下来,做老板的第一要务一定是先把案子拿下来。10万不行,5万不行?只要案情不是太复杂,当然可以!但是,我跟她说了好几次,报价就是下不来了。她让我出价20万,最多4个5万。有道理!有道理!老板在想什么?为什么不能中四个各5万的和20万的那个?岂不是更好?反正我就是做不到。

去年6月,因为家庭原因,葛律师去了上海工作,但还是配合我们。只是从工资变成了合作。而葛律师,团队,抛开运营成本,对半分。这是什么图案?是的,城市伙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以为到了上海报价应该更高,没想到她报价从10到20万降到了3到5万。这次轮到我纳闷了,问她为什么报的这么低?她说,我做四个5万,我拿一个20万。四个都被举报跑了怎么办?

这就是员工心态和老板心态的区别?葛律师的想法为什么会改变?因为她有成本的压力,如果每个月做不了20万的生意,她就亏了。超过20万可以拿一半。所以,屁股永远决定脑袋。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什么好办法?直接移动他。

我们团队中有一个年轻人接受客户咨询。有一次,我发现很多客户的询问都没有回复他。我大怒,在工作群里骂他。他很委屈,说他回复了所有有用的咨询,组建了业务,有他的业务提成。他为什么和自己过不去?为此我也截图了一下,有客户问:被学校暴力攻击怎么办?其实是在挑战我,也就是说这个肯定不会形成生意。我为什么要回复?我问他一句话。如果这个咨询是你用200块钱买的线索,不管你回不回都扣钱。是选择回复看看有没有法律上的需要,还是干脆放弃200元?结果他无言以对。

他们两个都是我们团队的优秀成员。他们绝对不可能是故意不想赢得客户,也绝对不可能是不想赢得客户?有什么问题?他们不需要承担成本压力。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是没有激发出自己的潜力,没有尽力。员工兼职,老板却不顾一切。

第二,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

股权激励有两面性,要避免“财散人散”的悲剧。

1、时机不对,不是激励效果,而是员工士气。

在创业初期,公司要重点打磨商业模式和主营业务的运营和拓展。这个时候做股权激励是没有说服力的。

当公司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时,就开始匆忙激励人才,往往事倍功半。股权激励,真正激励人才的不是股权本身,而是以股权为载体的企业未来。如果激励者和被激励者看不清或者看不清未来,失败的概率自然大于成功。

另外,企业的转型期也不是实施股权激励的好时机。

比如不适合在冲刺上市失败,或者业绩下滑,或者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实施。股权激励。

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咨询股权激励失败的原因。这个客户是浙江温州的一家服装生产企业,从事中老年服装的生产和销售。本来它的生意发展很快,杭州几家有名的商场都有专柜。然而,在线电子商务兴起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的销售量直线下降。

这时候企业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如何解决成长问题,提升业绩,从传统领域走向互联网+。同时,内部团队的管理应该是稳定人才,招募新人。但是,客户要求员工投资股份,并对所有子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激励肯定会失败。

2.缺乏公平公正:容易引发新的矛盾。

有时候股权激励的差异可能会让一些员工质疑公司的公平性。

3.没有约束机制:容易生出懒人。

一些创业公司给员工股权后,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规定,反而诞生了一些懒人。所以在选人方面要非常谨慎。

4.股东股权稀释对公司经营透明度要求较高,容易引发股权纠纷。

虚拟股权不会带来这个问题。如果是实实在在的股票期权激励,其结果必然会稀释当前股东的股权,但原来相对集中的股权会被分散,当前股东的控制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由于股权分散,必须对现有股东的管理进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和利润分配应该规范透明,重大问题的决策应该民主化。过去“家长式”和“一人说了算”的管理模式需要逐步改变。

由于所有权由集中变为分散,股东之间可能会对公司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同的想法,股东之间发生冲突和纠纷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详细介绍一下、公司股权激励的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股权激励是什么意思有帮助有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