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怎么填?中国34省行政区划缩写和由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自1949年以来,整个国家行政区划经历了许多变化。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
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怎么填?中国34省行政区划缩写和由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自1949年以来,整个国家行政区划经历了许多变化。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简称是怎么来的?
战国时期叫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都城。辽称为燕京。金改名为京都。元朝叫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皇帝朱迪将北平改为北京。
★天津——简称天津。
明朝时,燕王为了争夺皇位,派兵渡江南下,打败了他的侄子明惠帝,篡夺了皇位。为纪念此处渡河,简称“天津”。意思是天帝度过时光的地方,别名神宫、金门等。
★上海——简称上海。
上海过去是一个钓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叫做“雍”的捕鱼工具(用竹子制成,插在水中)。后来,雍被改成了上海。春秋时期,上海是黄歇在楚国封地的一部分,因此上海被昵称为“申”。
★重庆——简称重庆。
重庆古称“巴”。秦被称为江州。隋称豫州。它在北宋被称为周公。重庆的名字始于1190年,当时南方的人加冕为恭王,后又登基,于是被提升为重庆府,意为“双喜临门”。1997年,重庆设立为直辖市。
隋代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地处嘉陵江上而位于渝州,故简称重庆。
★河北省——简称河北。
战国时期,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叫河北。汉代河北郡。设置汤河北路。管辖范围与今天不同。1928年河北省成立。辖区相当于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龚宇冀州》,所以简称“冀”。
战国至秦汉时期,萧山、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山西。元代称山西为太行山以西,山西宣慰司设在河东,这是山西作为行政区名称的开始。明位于山西省。
这里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土地,所以简称“晋”。
★辽宁省——简称辽。
秦汉魏晋时期,辽东郡设在辽河以东,辽西郡设在辽西。北宋时,契丹族在今天的河北和辽宁省建立了辽国。辽阳府设置于辽金时期。袁辽阳省人。明辽东是首都。清朝设辽东将军。后来因为辽河流域是清朝的发源地,就取了“奉天载体”的意思,改为奉天。1929年改称辽宁省,有“辽河流域永保太平”之意。
以全称中的“辽”字为简称。第一,因为中国有辽河,所以干脆叫“辽”。
★吉林省——简称吉。
位于松花江上游。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是清代沿松花江而建。满语吉林意为“燕”,乌拉意为“大川”。这是松花江畔的城市。后来建了一个省,就叫吉林省。简称冀。
★黑龙江省——简称黑。
黑龙江,北方一条著名的河流,因其墨绿色,蜿蜒如游龙而得名。
★江苏省——简称苏。
位于长江下游,过去被称为江宁和苏州贰负,但现在它是以贰负的第一个字命名。
也就是说,浙江而回。战国时期的浙江是指今天的富春江、钱塘江、新安江。浙江在东汉时期分为浙东和浙西。唐朝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转变为行政名称。浙江省最早成立。
以全称中的“浙江”二字为简称。一是因为富春江、钱塘江、新安江古称浙江,所以简称“浙”。
★安徽省——简称安徽。
位于长江下游,过去被称为安庆和徽州贰负,但现在统称为贰负。安徽省有万山,曾是春秋时期安徽的一个国家,所以简称安徽。
★福建省——简称福建。
秦朝时划为闽中郡,五代时属闽国,简称闽中。古代有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州。前两个州的第一个字是福建。福建省位于明代,因是闽人居住区,所以简称福建。
★江西省——简称江西。
江南西路建立于唐代,简称江西路,故名江西。宋江南西路设置。元江西省。之后,江西省成立。
因为赣江贯穿全省,所以简称“赣”。
★山东省——简称山东省。
战国至秦汉时期,萧山、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山东。金代在开封以东地区设置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这是山东作为行政区名称的开始。山东省最早建立于清朝。
这里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土地,所以简称“鲁”。
★河南省——简称河南。
黄河以南的地区古称河南。韩设立豫州系。汤河南路。松河南路。袁位于河南省江北。河南省最早建立于明朝。
辖区相当于的禹州,所以简称“禹”。
★湖北省——简称湖北。
古代是楚王和鄂王的封地,简称鄂,清朝都城武昌属鄂州管辖。
★湖南省——简称湖南。
到了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子的二水流域,设置了一个湖南使者,只出现了一个湖南。松井湖南路,简称湖南路。湖南道建立于元明时期。湖南省建立于清朝。
因为湘江贯穿全省,所以简称“湘”。
春秋时期是百越之地,现在简称广东。
★海南省——简称琼。
唐朝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加琼州,海南简称“琼”。
因为地处南中国海域,中国第一大岛又叫海南岛,故名海南省。该省成立于1988年。
★四川省——简称川蜀。
秦时设蜀郡。韩设益州部。唐建南路设置,分建南川东、建南川西两次。宋代设置淅川路、西夏路,后淅川路、西夏路分为益州路、子洲路、利州路、夔州路,统称为“夏川路”或“四川路”,产生了一条四川路。袁合并四路,设四川省。此后,四川省一直统治至今。
以全称中的“传”字为简称。因为辖区西部在古代是蜀地,所以也简称“蜀”。
★贵州省——简称贵州、贵州。
秦是贵州中部的一个郡,也被称为贵州省。宋代以前叫贵州,是因为当地发音“贵”,“矩”难分。元初正式定名为贵州。明设立贵州政治部。贵州省位于清代。以全称中的“贵”字为简称。第一,简称“贵”,因为中国有贵山。
在东北,秦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所以也简称“黔”。我想境内有黔灵山和黔灵河,所以简称“黔”。
★云南省——简称云南、云南。
因在云岭以南而得名。传说汉武帝看到白壁上的云,就派人追到这里。因为该县位于云的边缘,所以被称为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是云南的古国,所以也简称为云南。
★陕西省——简称陕秦。
陕西一个起源于周朝、周朝,叫二公“把陕西一分为二,治理陕西”。今天陕西县张边塬一带,古称陕西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西塬以西的经纬平原。唐朝安史之乱后,设陕西为特使,陕西改为行政区名称。宋设陕西道。袁位于陕西省。清代设陕西省。
以全称中的“陕西”二字为简称。又因春秋时为秦国之地,故简称“秦”。
★甘肃省——甘肃或简称甘肃。
甘肃,11世纪西夏王朝设立的十二督之一,位于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肃州(今酒泉),取两州首字母组成甘肃。元代设立甘肃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省管。
以全称中的“甘”字为简称。一说西夏的行政中心在甘州,所以简称“甘”。
因为甘肃和陕西两省之间有龙山,甘肃古称陇西,所以也简称“甘肃”。
★青海省——简称青。
因境内有青海湖,故名青海省。据《水经书》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这里就叫青海,有人写到了西海。后唐以青海为名。青海省成立于1928年。
以全称中的“青”字为简称。第一,因为中国有青海湖,所以简称“青”。
★西藏自治区——简称西藏。
袁称西藏为“乌斯藏”。“伍肆”在藏语中是“中央”的意思,“藏语”是“神圣”的意思。明朝设立了两个都督。清朝时,西藏东部称为“康”(卡姆),中部称为“卫”,西部日喀则地区称为“藏”(含阿里),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藏。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
以全称中的“藏”字为简称。另一种说法是这个缩写起源于所谓的“五四藏”。
设立宋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并以“广西”命名。袁位于广西两江路。明位于广西省。1958年设立广西省,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宋代至清代,广西的行政中心设在贵州(或称桂林府),故简称广西为“广西”。
另一种说广西在秦代有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历史上广西有三分之二属于桂林郡,所以简称广西。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古。
清代习惯上称内蒙,以区别外蒙古。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简称“孟”。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公元5世纪,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以为是的后裔,把建立的割据政权命名为夏。宋朝,党项拓跋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国号“夏”,创立文字,建立西夏王朝。13世纪,元朝灭西夏,带着“永远和平地平定西夏”的思想,在这里设立宁夏省,取名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这个地区在古代被称为西域。建立西汉都城。东汉时,都城保护改为历史悠久。唐朝有彝、、汀三个州,安西、北汀两个省会。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在天山南北设置伊犁将军。清光绪十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回归故土”。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因为它原本是一个渔港和香料进出口港,所以得名。
★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洲。
它最早出现在明朝的史书中,被称为郝静(郝静)。从那以后,出现了许多别名,如姜灏、海静和胡靖。大约四五百年前,澳门盛产牡蛎,有南北两个海湾,还有一个宁静如镜的海湾。后来澳门又叫澳洲,即“停泊处,外国船只停航停泊的地方”。诸侯国认为“蚝镜”就是“澳”,所以称澳门为“蚝镜澳”,又因澳门当时属象山郡,故又称“象山澳”。
★台湾省省——简称台湾。
它来源于居住在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台湾湾社的名称,意为海岸之地,以全称中的“台湾”二字为简称。明朝万历年间,正式使用“台湾省”一词。
总结: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怎么填,34个省行政区划缩写和由来。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