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年是什么意思怎么算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8 23:39:03

导读:自然年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2月7日,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次会议将在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中国将

自然年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2月7日,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次会议将在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中国将继续担任主席,领导裁谈会的实质性和政治事务。回顾第一阶段会议,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达成了《昆明宣言》,中国还做出了首批国家公园建立等重要举措。作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举措,我们的国家公园建设效果如何?作为一个富裕生物多样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在保护地球生命共同体方面还做了哪些努力?

2021年10月,[/K0/]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部分在中国昆明举行。会上,中国宣布建立三江源、大熊猫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并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这些务实的东道国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注入了动力。

生态部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自然:《昆明宣言》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政治基础,指明了方向。首批5个国家公园已正式公布,北京、广州国家植物园已挂牌并正式对外开放。生物多样性在保护顶层设计主流方面,应该说过去的一年非常扎实,成效显著。”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智能雨林中心,智能监控系统全天候观察园内野生动物的活动。

海南雨林国家公园是中国在去年第15次缔约方会议第一阶段宣布的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公园覆盖9个市县,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整合了20个原始自然保护区。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楠说:“历史上,我们进行了一些砍伐,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基于这些考虑,在海南岛八分之一的土地上整合并指定这样一个国家公园,主要是为了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以及像海南长臂猿这样的重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长臂猿监测员每天早上都会跟随长臂猿的叫声寻找它们活动的位置,并对它们的生活进行监测和记录。今年4月12日,公园管理局宣布海南长臂猿d组又有一只小猿诞生,监测队员郑海强回忆起发现小猿时还略显激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王继超:“就海南长臂猿而言,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幼猿诞生,这说明种群在向好的方向进化。”

海南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目前只有5组36只。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一度下降到2组7-9只。这个物种甚至一度被怀疑已经灭绝。

王继超:“在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大量的毁林开荒,种植人工经济林,以及对海南长臂猿的一些捕杀,导致整个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力度加大,保护范围扩大。

王继超:“从最初建立20多平方公里,到建立60多平方公里的省级保护区,再到后来的国家级保护区,已经提升到300多平方公里,今天的国家公园占地4269平方公里。”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系统中保护等级最高、生态价值最大、管制措施最严格的生态区域。2015年,多地开始试点工作。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制度正式启动,将海南长臂猿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年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通过植被恢复、封路、空中走廊建设,为海南长臂猿打造了一个更加宜居的家园。

王继超:“进行生态修复,比如在一些种植园里重新种植一些海南长臂猿喜欢吃的植物,在不同栖息地的斑块之间建设一些生态廊道,让长臂猿在不同的栖息地展开。”

除了重建长臂猿的栖息地,近年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断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将伐木工人变成护林员和猿类保护员,加快建设智能雨林体系。如今,海南长臂猿成为全球20只长臂猿中唯一种群恢复的物种。预计到2035年,海南的长臂猿数量将增加到60到70只。

COP15大会第一阶段的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体现:大熊猫在红外摄像机前“直播”吃饭睡觉,金丝鸭成为到访武夷山的“新客人”,三江源美景再现。国家公园建立以来,生态保护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向好。

COP15第二阶段的目标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损失,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国作为大会主席国,一直在用行动证明自己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决心。

猫很胆小,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生性机警,行事隐秘,数量稀少。中国最早的记录是70年代在云南丽江,而且只是皮毛标本。时隔30多年,直到2014年底,高黎贡山国家自然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才再次发现云猫。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曲石站站长杨伟春:“2014年整理红外相机照片的时候,发现了云猫这个物种。我们视其为猫而非猫。它比猫个体大,它的图案也比猫大。它看起来像豹子,但它不是豹子。它介于这两个物种之间。动物学家看过照片,认定是云猫。”

近年来,在自然保护区内多次发现这种珍稀物种的活动痕迹。

杨伟春:“近年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获得了它的530多张实物照片,通过鉴定可能是20多只个体。应该说没有消失,只是过去环境可能有点不稳定或者破坏,数量比较少。现在,高黎贡山的植被恢复得很好,所以它的种群也在增加,被我们大量拍摄或监测到了。”

云雾再现的背后,是栖息地生态环境的不断修复。除了各种保护修复措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为国家战略,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是关键措施。中国先后颁布了几十个文件,提出划定并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禁止开发和生产性建设活动。2019年,腾冲市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67.8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7.52%,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自然保护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云南省腾冲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同时,我们也把(保护区)纳入了国土空间规划图件监管系统,这是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构建滇西生态和生物安全屏障。”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副局长黄祥元:“高黎贡山纳入生态红线后,保护将形成环保部门、自然资源部门、林草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保护高黎贡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加强对高黎贡山的保护。”

如今,高黎贡山自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从82.3%提高到93.7%,新物种不断被发现。然而,划定保护区生态红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1986年自然自然保护区建立时,周边地区群众在山上植树造林营造的一些集体农田或森林也被划入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划定后,民众无法从这些林地中获得利益,纷纷提出意见。

云南省腾冲市曲石镇大坝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段尚恒:“大家都觉得山种的树是老百姓的。虽然土地属于国家,但是老百姓投入了很多。他们要求高黎贡山自然自然保护区和相关政府解决山体种植树木的遗留问题。”

黄祥元:“2017年,自然保护区聘请了第三方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对这些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集体林进行评估。经过评估,保山市人民政府和腾冲市人民政府将这些封山育林赎回,赎回成为国有,再交由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

这种做法不仅有效保护了林地,也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生态效益。今天,中国的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资料显示,我国生态红线保护的生态空间和自然空间可以保护90%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重点动植物物种。

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被自然生态系统吸收,超过一半的GDP依赖于自然资源的贡献。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福祉。在生物多样性全球流失加速的今天,这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正在不断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贡献生物多样性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即将召开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中国作为主席国,将协调各方,努力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各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

来源:央视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自然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正确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自然是什么意思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