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工龄与退休金有多大相关,与工龄之间相差10年的退休人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快,人民币的购买力会逐渐下降。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很长一
工龄与退休金有多大相关,与工龄之间相差10年的退休人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快,人民币的购买力会逐渐下降。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下降,而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此时,各种东西的价格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养老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因为它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的唯一收入来源。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果退休后能领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养老金,晚年生活会更有保障。在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之初,中央政府对个人获得的具体养老金数额有一套固定的计算公式。其中,工龄对结果的影响很大,那么问题来了,20年和30年的退休人员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有什么区别?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般来说,退休人员只能领取两部分养老金,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金。
,等于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计发基数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一般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一基数越高。这是为了在通货膨胀速度愈来愈快的今天,让老人晚年生活能得到保障的根本,因为越是人口流入量大的城市,整体的物价水平越高;第二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是用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其中的个人账户储蓄额,与个人缴费额和个人账户的基金收益成正比,是按照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计入,还要再加上同期的利息。2014年10月,我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为了尽可能避免社会冲突,中央政府设定了10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工龄较长且缴费年限相同者,可领取不同价值的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计算方法是用养老金计算基数x平均社保缴费指数x预账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系数。从以上一系列的陈述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工龄越长,缴费年限越长,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多。当然,如果一方有过渡性养老金,另一方没有,很可能工龄长的人领取的养老金会少。
至于工龄20年和30年的退休人员,我们还得代入具体公式,计算出养老金会相差多少。这里,我们来列举一个其他条件都相等,只有工龄不同的情况,这样你就能理解了:
如果苟大爷60岁退休,个人账户储蓄10万元,所在地区养老金基数1万元,共缴费20年。社保缴费指数平均为1,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王大爷只有一点不同,就是缴费年限比苟大爷高10年,也就是30年。
狗叔
个人账户养老金= 10万÷ 139 ≈ 720元;基础养老金= 10000 (1+1) ÷ 2x30x1% = 3000元;加起来3720元。
王叔叔
个人账户养老金= 10万÷ 139 ≈ 720元;基础养老金= 10000 (1+1) ÷ 2x40x1% = 4000元;加起来4720元。
可见两者是有区别的,1000元。当然,如果有过渡性养老金,两个人的养老金差别会更大。因为过渡性养老金和缴费年限是正相关的,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多缴费,长缴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多。
以前的文章:
一些新的退休计划的实施,关系到很多参保主体,对一线职工非常有利。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工龄和退休金有多大关系相差10年的退休人员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工龄和退休金的对照表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