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美丽黄河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19 13:42:22

导读:广州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漂亮黄河“贺兰山下果园落成,江北闻名。”唐代诗人魏禅笔下的鱼米之乡,就是贺兰。宁夏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腹地,具有黄河自流灌溉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发

广州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漂亮黄河

“贺兰山下果园落成,江北闻名。”唐代诗人魏禅笔下的鱼米之乡,就是贺兰。宁夏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腹地,具有黄河自流灌溉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发展渔业养殖和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西北最大的渔业县。

贺兰作为黄河流域的农业发达地区,也因为黄河而欣欣向荣。今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指出,要节约集约利用用水资源,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实施灌区农田循环利用,加强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的要求。

2015年以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贺兰县长信乡四十里店村尝试探索传统农业模式转型,发展了以光明渔村、稻渔空间基地为代表的稻渔立体综合种植养殖园区,建立了成熟的稻渔水循环系统,增强了黄河上游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贺兰县乡土水田画山水

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农业水资源危机突出。

今年8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指出近70年来,中国气温上升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

在西北地区,气温升高的趋势更加明显。从1961年到2018年,中国西北地区年平均升温速率为0.30℃/10年,全国为0.23℃/10年,全球为0.12℃/10年。西北地区的变化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气温升高加剧蒸腾,同时地处东部的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年降水量仍在减少,干旱风险进一步加剧。

即使是被称为“江南”的宁夏,缺水问题依然突出。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数据,宁夏年平均降水量约289mm,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161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二分之一。缺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节水被认为是解决宁夏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

因此,宁夏制定了严格的黄河取水水资源定额,坚持“节水优先”原则,深化节水治水,推动用水模式转变,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治水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20年取水总量要控制在73.27亿立方米红线以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减少。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宁夏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的数量不断增加。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相互挤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持续压力不减反增。

与此同时,由于引黄灌区渔业养殖和水田种植的退水,农业面源水污染日益严重,这是宁夏农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又一危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说,“南方地区用水农业主要靠降雨。与此不同的是,宁夏地处西北干旱区,降雨量少,需要从黄河取水灌溉,而农田的水直接流入黄河,造成水质很大。

“十三五”以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攻坚行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和技术体系,减轻了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促进了土壤质量和水质改善。

作为农业大省,农业领域节水和改善水质的潜力不容小觑。水资源危机的刚性约束迫使宁夏改变现有的农业模式,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稻鱼共育”模式促进互惠互利,集约利用用水资源

2015年,位于贺兰县长信乡的光明渔村基地有了用水意识,主动联系宁夏农科院,开展循环用水研究。据刘介绍,课题组结合贺兰县在西北地区规模化渔业养殖的优势,综合考虑减少用水负荷、面源污染等因素,通过水稻和渔业生态立体种植模式的探索,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面源污染的治理。构建的“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鱼”循环用水模式逐渐成熟。

图2:水稻-渔业水循环系统全景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鱼”模式将池塘口分为流水精养区和外池净化区,在实现高密度养殖的同时,可有效收集鱼粪和下脚料,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这种模式的循环用水系统,不仅实现了更大的产值,还节省了养殖用水。

养鱼的水处理后可以用于灌溉,稻田可以作为湿地处理水产养殖的尾水,即水产养殖过程中吃剩的饵料和粪便污染的水体。“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鱼”模式通过水循环新技术将池塘养殖系统与水稻、渔业系统连接起来,有效解决了水稻种植过度施肥、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降低、养殖业尾水排放不达标、优质水源短缺等产业难题。

图3: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鱼布局示意图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的关博士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光明渔村不仅可以使水稻每亩增产50多公斤,还可以通过稻鱼共作模式改良盐碱地。结合稻田施用牛粪,化肥农药大量减少。而且通过系统内循环水,稻田可以节水30%,同时也减少了池塘养殖尾水的排放。

光明渔村基地通过农渔业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有效缓解了水污染问题。离光明渔村基地不远,还有一个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稻鱼综合养殖模式园区——“稻鱼空间”。

稻渔空间还采用了“稻渔生态立体栽培”的技术。园区水循环系统占地600亩稻田,稻、鱼、鸭、蟹等立体种植。用水槽中的养殖水灌溉稻田,作为有机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净化后的水被水稻种植系统充分吸收利用后,回流到水槽,为水产养殖提供优质水源,剩余的饲料排入稻田,作为稻田鱼类的饵料,实现了养殖水的零排放。

图4:水稻和渔业空间总平面图

由于稻渔互利,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稻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了水稻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稻鱼综合种植、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吸引了各方游客前来观光,园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在最初的规划中,“光明渔村”旨在缓解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污染。而“稻钓空间”致力于提高水稻种植的水资源利用率。虽然两个基地的出发点不同,但殊途同归。两者都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适应性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贺兰县稻鱼综合栽培模式突破了原有稻田栽培的传统思维,弥补了传统稻田栽培产量低、效率低的缺点。此外,传统养殖模式向复合养殖转变,复合生态养殖与传统稻田养殖相结合,发展为“稻渔共作”的新模式。

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增强了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将使中国原本就不平衡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极端天气引起的水资源变化表现为三点:一是气候变化会导致降水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总量发生变化,在部分地区引发强降雨、高温干旱和强台风,导致极端干旱、极端暴雨、洪涝、冰雹等灾害;其次,气候变化导致地表水蒸发加快,导致江河湖泊等水域面积减少,水质下降。第三,气候变化影响地下水补给和循环的交替,也通过降雨化学成分的变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变化。”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永生说。

这样的“稻鱼共育”模式,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尝试。比如辽宁省盘锦市、江苏省盱眙县、湖北省潜江市、浙江省青田县市、广西省三江县等都有类似的产业基地。这些地区大多有丰富的水资源。然而,全球变暖增加了各地干旱和洪水的风险。即使在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仍然存在潜在的缺水危机。在这方面,今年夏天中国南方的极端干旱现象已经得到了警告。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危机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

王永生说,“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时空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脆弱性。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我们可以采取短期和长期的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抗灾能力。”因此,加强农业各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模式措施,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宁夏贺兰县“稻鱼共育”模式的积极尝试,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当地农业向更适应气候的方向转型发展。同时,也为其他水资源紧张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借鉴。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广州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漂亮黄河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行业用水多少钱一吨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