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哪些不授予行政处罚的情况,即日起执行!上海全面实施未成年人违法行为法律不允许行政处罚如何营造更包容、更有活力、更温馨的营商环境?上海交了一份新答卷——上海在前期探索
有哪些不授予行政处罚的情况,即日起执行!上海全面实施未成年人违法行为法律不允许行政处罚
如何营造更包容、更有活力、更温馨的营商环境?上海交了一份新答卷——
上海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将于今日(8月20日)起正式实施《关于全面实施依法治未成年人违法行为 No 行政处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上海市政府2022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对深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初衷是给企业一定的容错空间。
《指导意见》明确设定了依据,确定了不予处罚的具体情形,包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等具体标准。”。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上海市率先探索拒绝行政处罚轻微违规,初衷是解决企业关心的“轻微违规能否不受处罚,给企业一定的宽容空间”的问题。
应该受到惩罚,怎么惩罚?因为“不行政处罚”的法律制度比较原则性,过去一线执法人员不会执行或者不敢执行。对此,上海提出了“细分违法行为,明确拒绝行政处罚轻微违法的具体标准,形成一线执法人员具体执行的清单”的解决方案,推出了全国首个省级拒绝行政处罚轻微违法清单。
上海5000多家企业免于行政处罚
共减免罚款近6亿元。
据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司法局局长陆卫东介绍,自2019年3月15日第一份清单实施以来,上海市已推出14份清单,涵盖市场监管、交通、水务等10个领域,包括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城市管理、规划资源、生态环境、民防、消防等。此外,农业和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五份清单已经起草,将很快公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市已拒绝违法行为5000余家企业,减免罚款总额接近6亿元。在疫情影响下,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轻微违法并不会行政处罚减轻其经营负担,不会因处罚而停止经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轻微的违法行为不会行政处罚保护自己的声誉,避免因轻微的主观过失造成的连锁负面后果。
据陆卫东介绍,新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了对轻微违法行为拒绝行政处罚的制度,即“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拒绝行政处罚;如果是第一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又及时改正的,可以不行政处罚”。
比如文化娱乐场所未按规定悬挂警示牌,必须按规定当场悬挂,才能拒载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不能当场改正的,应当限期改正。
会纵容企业违法行为?
其实,不允许轻微违规行政处罚,并不意味着可以容忍企业的任何违规行为,也不意味着执法人员可以随意逍遥法外。No 行政处罚只适用于符合法定no 行政处罚制度的违法行为,要同时满足及时纠正、轻微(或无)危害后果等一系列法定条件。
此外,“豁免清单”并非“一次豁免”——为了促进相关企业今后依法开展经营活动,行政执法单位将通过批评、教育、引导、约谈等措施,让企业更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再次犯错。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适用情形的排除,即/违法行为危害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财产安全,危害市场经济或者社会运行基本秩序的,不得列入清单,不得实施行政处罚。
图1阅读指导意见
- END --结束-
来源|法治网发布自上海、上海广播电视台综合新闻频道、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界面新闻等。
收拾|黄美玲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来自Baotu.com,发布者上海
来源:法制网
总结:以上内容参考no 行政处罚的情况,即日起执行!上海依法进行轻微违法行为拒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了解拒签情况的你有帮助和价值行政处罚。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