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股权已付会计处理,股份已付会计处理1.支付股份以换取员工服务①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②基于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③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④当期
股权已付会计处理,股份已付会计处理
1.支付股份以换取员工服务
①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②基于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
③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④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⑤立即授予权利的,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权益溢价。
借:管理费
贷款: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
借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款:股本
贷款: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会计处理
①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②基于可行权的最佳估计;
③按照企业所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④当期取得的劳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⑤在结算前,重新计量负债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并记录其变动损益;
⑥立即授予行权的,按照授予日企业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计入负债,结算前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重新计量负债的公允价值,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应付工资
贷:银行存款
3.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借:库存份额
贷:银行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款:股本
贷款: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管理费
贷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
借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款:股本
贷款: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2年1月1日,A公司授予其12名销售人员每人200份股票期权:第一年末可行权条件为销售增长率达到20%;第二年末的行权条件是两年内销售业绩平均增长16%;第三年末的行权条件是三年内销售业绩平均增长10%。该期权在20×2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30元。20×2年12月31日,销售业绩增长18%,两名销售人员同时离职。企业预计在20×3年内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因此预计在20×3年12月31日变得可行。此外,公司预计20×3年12月31日将有另外三名销售人员离职。
20×3年12月31日,企业净利润仅增长12%,达不到行权状态。但是,企业预计20×4年12月31日达到行权状态。另外,20×3年实际上有两个销售人员离职,预计第三年有一个销售人员离开企业。20×4年12月31日,企业净利润增长12%,达到可行权状态。那一年有三名销售人员离职。20×4年企业因该股份付款应确认的费用为
12-2-3)*200*30*1/2=21000
借:销售费用21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1000元
12-2-2-1)*200*30*2/3=28000
28000-21000=7000
借:销售费用7000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000元
12-2-2-3)*200*30=30000
30000-28000=2000
借:销售费用2000元。
贷款;资本储备-其他资本储备2000
4.企业授予员工权益的工具,包括期权、认股权证股权等衍生工具。
5.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授予权益工具或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A公司于2014年初实施股权结算股份支付计划,授予100名经理10000份股票期权。约定从2014年1月1日起,这些管理人员连续任职3年,即可以每股3元的价格购买1万股A公司股票。当日授予的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股5元。2014年没有人离职,但到了2015年12月31日,已经有10位经理离职,预计2015年底以后也不会有人离职。当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股6元。2016年4月20日,A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取消股份支付方案,同时以现金形式补偿未离职员工共计460万元。从2016年初到股权激励计划取消,没有一个人离职。不考虑其他因素,
100-10)*1*5*1/3=150
借:管理费1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0
100-10)*1*5*2/3=300
300-150=150
借:管理费1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0
5×1×(100-10)×3/3-300=150
借:管理费1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50
借;管理费用310
信用:银行存款460元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股权支付会计处理、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了解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你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