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2022年起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10 15:58:03

导读:父母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从2022年开始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已达96.6%,平均拥有1.5套住房,超过41%的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另外,在高房价的今天,房子在

父母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从2022年开始

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已达96.6%,平均拥有1.5套住房,超过41%的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另外,在高房价的今天,房子在很多时候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财富。

央行发布的《2019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已达317.9万元,资产分布以实物为主,其中房屋占一个家庭总资产的70%。因此,房子在一个家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继承父母资产,还是离婚后分割财产,房子都是很多人会争取的财产。特别是遗产继承的问题,现在很多00后,10后出生的人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将来会继承父母的财产,甚至是爷爷奶奶的财产。马云曾经说过,年轻人以后买房不用担心,因为两个年轻人可能要继承管理5套以上的房子。虽然笔者认为马云的说法有点夸张,毕竟房子的寿命很长,但未来年轻人面临的继承问题越来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最好了解一下财产继承相关的法律规定,避免以后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侵害。发生纠纷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理直气壮。今年刚刚更新的民法典,对父母房产有了新的规定。让我们仔细看看。

第一,在这种情况下,子女“不能继承父母的财产”

新民法典中规定,继承开始后,没有遗嘱的,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但父母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办理。此外,《民法典》第133条还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内的一人或者多人继承其个人财产,也可以立遗嘱将其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由此可见,自然人可以以遗嘱的形式指定某人继承自己的财产,而不一定是自己的子女。

比如前几天,郑州有这样一则新闻。公公婆婆去世后,她将三处房产全部留给了女婿。因为两位老人老了以后,虽然大女儿已经去世了,但是一直是大女婿照顾两位老人的起居,给他们养老送终。其他孩子虽然是自己的,却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所以两位老人在去世后立下遗嘱,将名下三处房产全部留给大女婿。虽然这引起了其他子女的不满,并诉至法院,但法院最终还是将房子判给了大女婿。

第二,经公证的不再优先,但以最后的为准。

在很多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就是孩子抱着不同的意志去争取父母'遗产。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拿的是假遗嘱,因为假遗嘱很容易被察觉,而是说孩子的遗嘱可能是父母在不同时间立的。以前有多份遗嘱时,无论遗嘱何时成立,都是以公证处公证的遗嘱为主,然后按照时间线,以最后一份遗嘱为主。

然而,这种方法有时是不公平的。比如父母在生活能自理的情况下,比较喜欢,所以立遗嘱把财产留给儿子,在公证处公证。但是当他们老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儿子不愿意照顾,不履行赡养义务。这个时候只有女儿愿意照顾他们,然后他们立了遗嘱,把财产留给孝顺的女儿,但是因为失去了行动能力,所以没有去公证处公证。这时候父母去世,法院最后可能会把财产判给不孝的儿子,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今年新民法典规定,公证的遗嘱不再优先,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第三,在民法典中增加“代位继承”,扩大了继承的范围。

过去的继承法有第一继承人和第二继承人的规定。第继承人包括:子女、配偶、父母;第二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般来说,方北继承人去世后,最好是方北继承人先继承方北继承人的财产,如果没有第一个继承人就有第二个继承人继承。但是继承法没有说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应该由谁继承。这种情况会造成很多老人遗产没有遗产或者亲戚来继承,最后会产生很多纠纷。

但是过去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很多90后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421”格局中的家庭越来越多,也造成了legal 继承人的范围越来越窄。比如去年5月,郑州就有一个案例,因为老人的子女先于老人去世,导致老人去世没有子女,留下的财产无人继承,最终收归国有。

因此,在新条例中,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所扩大: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可以成为法定继承人,享有同等的法定继承权。也就是说,当第一次和第二次pick 继承人都不在的时候,侄子和外甥都可以继承。

第四,子女行为不端将失去继承权,但同时增加了“宽恕制度”。

《民法典》第1125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五种行为之一的,将丧失继承权。

①被继承人故意杀害;

②为遗产杀死其他继承人;

③被继承人抛弃,或者被继承人虐待,情节严重的;

④伪造、篡改、隐匿、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⑤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继承人强迫或者阻碍遗嘱的成立、变更或者撤销,情节严重的。

虽然这五种情况下孩子都会失去继承权,但这五种情况还是有区别的。首先,②例继承人永久丧失继承权,③ ④ ⑤例,如果继承人后期有悔改表现,得到继承人的原谅,可以恢复继承权,父母去世后可以继承父母的财产。之所以在民法典中增设宽大制度,笔者认为继承人和继承人都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对于继承人,如果不是① ②两大过失,规定不一棍子打死人,不给机会。如果继承人后期悔改,表现良好,应该给予一定的机会。对于Bei 继承人来说,虽然他们的孩子犯了错,但他们可能也想在老了的时候有孩子陪伴。如果其子女后期有悔改表现,应该给双方一个和解的机会。因此,笔者认为在民法典中增设宽恕制度是非常合理的,也使条文更加人性化。

最后,你怎么看待民法典的新规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总结:以上内容是2022年以来对父母遗产 first顺序继承人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父母遗产新继承法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