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2022最新税率,最新个税函数公式来了!10月1日以后的工资就是这么算的个税!最新个税法颁布。10月1日以后,发工资时,各企业单位财务人员代扣个税时一定要牢记。别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2022最新税率,最新个税函数公式来了!10月1日以后的工资就是这么算的个税!
最新个税法颁布。10月1日以后,发工资时,各企业单位财务人员代扣个税时一定要牢记。别忘了应用新的5000元的收费标准和新的税率表,让我们的员工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NPC常委会关于修改
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首先以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扣除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本决定第十六条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不再附加扣除;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按照本决定第十七条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计算预缴。
如何理解最新个税法?
实用指南来了!
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工资薪金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每月5000元,按照新税率表计算纳税,不设专项附加扣除。
2019年1月1日起,将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三项所得合并工资、薪金所得计税,实行专项附加扣除。
关于2018年10月至12月工资的计算,是指税收属于10月至12月。注意不是报税的时间点。让我们说得更通俗一点:
2018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上报个税,适用新的5000元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2018年10月申报2018年9月的个税,仍适用3500元的旧收费标准和原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
(综合收益适用)
每月转换税率表
2018年10-12月工资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五险一金(个人缴费)-费用扣除。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
New 个税公式:=
ROUND(MAX((收入额-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法律规定的其他扣除-5000)) * {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
同样月薪一万二。
九月和十月差别这么大!
张2018年10月税前工资12000元,需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1100元。
(1)适用新的5000元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元)
= 12000-1100-5000 = 5900元
税率及速算扣除:参照上述工资税率表中的免税部分。超过3000元到1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210。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 5900 * 10%-210 = 380元。
(2)如果适用3500元的旧收费标准和旧税率表。
张2018年10月税前工资12000元,需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1100元。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3500元)
= 12000-1100-3500 = 7400元
税率及速算扣除:参照上述工资税率表中的免税部分。超过4155元到7755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555。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 7400 * 20%-555 = 925元。
95元-380元=
一顿丰盛的小龙虾大餐?
最新个税方法的一些提醒
会计一定要清楚!
1提醒
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的收入以月收入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新税率表计算纳税。
2提醒
此次修订迈出了综合税制的第一步,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3%至45%的七档超额累进税率。
3提醒
2019年以后缴纳个税时,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外,还要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再计算自己要缴税的金额。
4提醒
专项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
5提醒
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需要进行汇算清缴的,应当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汇算清缴。
提醒7
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综合计税前扣除或者减少。按照收入额的20%扣除费用,体现的是取得这三类劳务收入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扣除,符合净收入计税原则。特别是稿酬所得,相当于两个‘让步’,先扣除20%的费用,再计算70%。
总结:以上内容为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2022最新税率,最新个税函数公式来了!10月1日以后的工资就是这么算的个税!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