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何计算残疾人保障金和残保金?根据2019年第98号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行阶梯式缴费减免政策。其中: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
如何计算残疾人保障金和残保金?
根据2019年第98号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行阶梯式缴费减免政策。其中: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按所需缴费额的5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低于1%的,按规定缴费额的9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同时,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7号《河南省按比例安排就业残疾人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每年向就业服务机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公式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职工总数×1.6%—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人数残疾人 )×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总额14%的,准予扣除。第四十一条企业拨交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总额2%的,准予扣除。第四十二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可以扣除;超出部分允许结转下年纳税年度扣除。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所称“工资薪金总额”,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规定,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支付的工资薪金总额,不包括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国有企业的工资待遇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限额;超出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根据上述政策,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每年向就业服务机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保金填写工资薪金总额的依据不包括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金额。总结:以上内容是如何计算残疾人保障金和如何计算残保金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残保金如何计算支付有帮助和参考价值。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