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有哪些?,计算总劳动生产率。目前,在国有企业的考核过程中,全员劳动生产率(简称“劳动生产率”)的考核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是SASAC“两惠四率”考核的
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有哪些?,计算总劳动生产率。
目前,在国有企业的考核过程中,全员劳动生产率(简称“劳动生产率”)的考核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是SASAC“两惠四率”考核的重要项目,直接与工资总额的核定挂钩。但对于连这项工作都不直接从事的企业管理者来说,这个指标的计算一直是一头雾水,光会不会算。
一、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平均从业人数。二、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是一定时期内工业产值与以前产值的差额,即工业总产值是工业增加值与以前相比增加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也叫要素分配法)。生产方法生产方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形成角度出发,消除投入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新的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在实际计算工业增加值时,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代替工业总产值。该指标的计算价格和工业中间投入品的计算价格与新税制的规定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增值税是企业创造的附加值的一部分,属于附加值的范畴。为保证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性,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益法这是一种从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原始收入的初次分配角度来计算工业生产活动最终结果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工人报酬+净产品税+营业盈余。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在省内,通过抽样企业,调查企业成本,计算某行业的增加值率。该行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用工业产值乘以该行业的增加值率得到的。而省内实施的文化产业监测统计采用收入法计算文化产业增加值。三。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工业投入按企业支付的对象可分为中间材料投入和中间劳动力投入两部分。A.中间材料投入: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购买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的人工成本,包括本期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支付给外单位的运输、邮电、加工、修理、保管等。B.中间劳动投入: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向无形的生产部门支付的各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构成了无形生产部门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广告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等。根据具体内容,工业投入可分为五类:直接材料工厂、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费用。a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件和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资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会计
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供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取得。B.制造成本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材料消耗和低值易耗品。
、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用
、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可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员工福利
、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C.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材料消耗和待摊费用。
摊销、低成本和短寿命物品的摊销
、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
、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开支
、财产保险费、员工教育基金
等。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不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与效率/成就相关的工资
(指工效挂勾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财产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上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定费用的办法倒算取得。D.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运输、包装、办公费、修理费、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金、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可以从“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以从“产品销售费用总额”中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和折旧费后得出。
E.利息费用: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净利息费用。(减利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四。计算相关企业的平均数量
企业平均数很简单,取年初和年末企业数的算术平均数即可。
总结:以上为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有哪些?,对于全劳动生产率计算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