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利用微信帮助他人解封微信给自己有影响,解封违规社交账号黑密:多种手段解封追回,涉及大量电信诈骗。据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调查发现,互联网上存在一个活跃的黑灰产业,通过提
利用微信帮助他人解封微信给自己有影响,解封违规社交账号黑密:多种手段解封追回,涉及大量电信诈骗。
据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调查发现,互联网上存在一个活跃的黑灰产业,通过提供“社交账号解封”服务获利——通过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验证、常规投诉等手段,帮助他人恢复因操作异常被平台冻结的社交账号。据公安部门介绍,这些非法解封账号大量被电信诈骗团伙用于实施诈骗,涉案金额巨大,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帮凶”。
根据公安部“净网2022”专项行动部署,北京警方已破获数十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以下简称“助信犯罪”)案件,其中提供解封账号的违法犯罪行为呈上升趋势。
在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通州公安分局破获的一起案件中,赵某通过互联网发布解封QQ账号广告,并与境外电信诈骗团伙链接,在明知这些QQ号被非法使用的情况下,提供解封服务,并雇佣苏、李参与其中。
据办案民警介绍,近一年来,赵等三人解封共冻结QQ号3万余个,非法获利近40万元。经公安部门甄别,赵等人的QQ号解封与国内300余起刑事案件有关,涉案金额近3000万元。
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杨某某因帮信被判刑。据其供述,2020年10月,杨某因在QQ群发布兼职信息被“屏蔽”,在网上寻找帮助时接触到解封账号。结果他发现非法解封账号有利可图。后来杨用自己的脸帮别人解封,买了一个带视频人脸转换器的手机使用,然后去一个付费网站批量解封。杨某利用各种手段非法解封QQ号数万个,非法获利15万元。经有关部门核实,杨某某解封的多个账号被用于电信诈骗。
侦查员告诉记者,犯罪分子通常利用短信验证和人脸识别完成QQ号解封。在赵等人的相关案件中,赵某会利用“短信验证码接收平台”或设立微信“兼职群”,以“做任务”的形式让群内用户用手机接收验证码,赵某会支付一定的“兼职”费用;人脸识别方法解封的操作类似。李、苏雇佣他人使用自己的照片或在网上搜索到的脸部照片进行验证,解封QQ号。
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办案民警表示,在涉嫌助信犯罪案件中,明知有社交需求的解封账号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且仍收费解封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不法人员利用QQ聊天从事违法活动,触发系统的封堵管控策略被冻结,原本起到的是制止作用。但是解封之后,不法之徒就可以继续联系受害人,进一步实施诈骗。”上述办案民警说。
记者发现解封账号行为危害较大,但在一些网络平台上,仍有不少商家发布广告,提供解封账号服务。其中,解封社交账号手段五花八门,从几百元的高价“强行开通”到通过申诉解封的方式获得价格更低的教程。在沟通过程中,这些商家一般不会问解封账号的用途是什么。
在某购物平台上,解封课程售价20元,并附有详细的投诉模板和总结的“高通过率文案”。商家告诉记者,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投诉,向平台施压,进而达到解封的目的。商家还表示,这20元是学费,如果商家需要代为操作,还要加20元的“技术服务费”。这种方法成功率很高,但不能保证一定解封。
一个收费较高的商家说可以保证账户解封“100%”成功。如果解封代客户申诉不成功,还可以通过技术“强制”,最高收费660元。此外,商家还可以帮助“两改无”账号(即秘密安全工具失效的账号)清除违规记录、实名记录和历史登录记录。
同时,记者发现,除了解封QQ号,微信和支付宝也有解封通过教程操作的服务。有消费者评论称,按照店家给出的操作流程,成功解除了限制。一位商人坦言,这样的解封行业是灰黑的,希望客户不要宣传,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注册一个新的QQ号需要各种实名或者验证,这就增加了不法分子大量注册的难度。如果不能大量添加新QQ号,他们需要通过非法渠道付费解冻账户,然后利用旧QQ号继续实施诈骗。”北京京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小乐说。
法律指出,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反映出网络平台仍存在较大的技术漏洞。李小乐表示社交软件相关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安全防护策略,通过技术手段堵住非法解封账号的漏洞。记者梳理多个案例判决书发现,不法分子用于解封账号的手机号和照片并非该账号用户本人,甚至从网上随意下载的照片都可以用于人脸识别解封。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要为了图小便宜,进入“兼职群”,将自己的照片、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转借、出租或出售给他人,不仅可能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还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色情等网络犯罪的帮凶,被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陈圆圆
总结:以上内容是关于利用微信帮助别人解封微信给自己有影响,解封违规社交揭黑账号的详细介绍:各种手段解封追讨,涉及大量电信诈骗。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了解你,帮助他人。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