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4 10:34:22

导读: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查处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查处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系统为规范报告和查处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行为,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预防和减少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查处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查处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系统

为规范报告和查处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行为,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查处。

一、事故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系统

二。事故报告

1.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任何项目部或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隐瞒事故。

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项目经理、现场负责人、工长、安全员等。)应立即报告公司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接到报告后,企业负责人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报告。紧急情况下,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报告。

3.一般事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

(三)事故简要经过;

(四)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形。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系统

5.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及相关人员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任何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或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和物证。

7.项目现场未发生死亡事故,但只有轻伤或重伤应立即报告给公司负责人或相关安全部门。公司将组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项目现场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积极配合,如实反映事故真相,并提供相关资料,协助事故调查取证。分析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填写事故月报。事故调查的相关资料应归档保存。

三。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事故责任人没有认真处理;大多数员工没有受过教育;预防措施没有得到实施。

2.事故责任项目部在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事故调查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报告,制定详细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经公司安全部门批准后,由公司安全部门验证后,严格组织实施。

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公司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采取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进行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伤残评定和工伤保险待遇。将由公司工会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省市有关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规定处理。

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安全部门或项目部(分公司)负责将事故的详细情况、原因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刊登在事故公报上,组织全体员工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6.每次事故结案后,公司安全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进行归档管理。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查处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查处制度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大家了解制作安全事故/[/。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