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到了检察院多久能开庭,精准有效用好抗诉这一刑事检察监督利器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0 17:36:07

导读:刑事案件到了检察院多久能开庭一次,准确有效地运用抗诉这一刑事检察监督这个武器?——全国检察机关评选优秀刑事抗诉案件的背后。崔晓丽“谢谢姚检察官,让我们知道法律是维护我

刑事案件到了检察院多久能开庭一次,准确有效地运用抗诉这一刑事检察监督这个武器?

——全国检察机关评选优秀刑事抗诉案件的背后。

崔晓丽

“谢谢姚检察官,让我们知道法律是维护我们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检察官姚还记得王夫妇向北京市检察院表示感谢的情景.经北京市检察院抗诉,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被告人范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同时,责令其将违法所得95万余元退还王等96名农民工。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内设机构改革以来首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刑事抗诉案件评选结果,范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二审抗诉案件入选其中。最高检组织的最佳(优秀)刑事抗诉案例评选有什么意义?刑事抗诉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处理效果?如何充分发挥精(优)抗诉案件的示范引领作用?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为什么:提高刑事审判监督能力水平。

回到2020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抗诉工作推进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这是批捕起诉一体化机制实施后,全国检察机关首次召开的研究刑事抗诉工作的会议。当时与会人员非常关注典型案例和指导性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一话题,希望最高人民检察院围绕抗诉标准、抗诉范围、抗诉必要性、证据审查等方面梳理经验做法,发布刑事抗诉典型案例。

事实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设立的刑事审判监督小组早有筹划,该小组负责对全国检察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工作提供全面的专业指导。“虽然《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刑事抗诉制度进行了规范和细化,但在司法实践中,相关检察院仍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指导。评选优秀(优秀)抗诉案件,可以为检察机关办案提供参考,提高刑事审判监督能力和水平。”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负责人说。

评选活动很快被提上日程。2021年4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抗诉优秀案例评选和指导性案例汇编工作的通知》。各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从2018年以来办理的刑事抗诉案件中,遴选上报刑事抗诉案件315件。

经过初审、复评、专家评审,评选出“赵某、杨某某等人强奸二审抗诉案”等10件优秀刑事抗诉案件、“范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二审抗诉案”等20件优秀刑事抗诉案件。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兼维应邀参加了评选。在他看来,从全国检察机关中评选出优秀的刑事抗诉案例,无论是对办案单位还是对检察官都是一种激励。

“这次评选出的优秀(优秀)刑事抗诉案件,凝聚了办案检察官的无数心血和汗水,因为他们是在对案件的证据、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了认真、全面、细致的审查后提出抗诉,得到了公正的结果。”张兼维告诉记者,这些案件的评选也向社会展示了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公众形象,增强了检察机关办案活动的透明度和社会知名度。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发布精品(优秀)刑事抗诉案例,可以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具体的司法实践联系起来,让办案人员更好地把握刑事抗诉的标准。”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刑法学研究室主任刘仁文认为,这些案件所选法律文书制作规范、解读透彻、说理透彻,案件本身达到了到了政治、社会、法律效果的统一,可供其他办案人员借鉴。

办案效果:纠错判错促进司法公正。

作为最刚性的审判监督手段,全社会对检察机关的抗诉工作给予了更多的期待。那么,抗诉工作应该达到怎样的办案效果呢?

“从微观层面,通过抗诉依法纠正正确和错误的判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宏观上看,抗诉可以促进司法公正,保证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从而树立和维护法治的权威。”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负责人说。

在范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二审抗诉中,北京市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向范某某发出《调查询问通知书》,责令其支付农民工工资。范某某逾期未付款,逃逸。公安机关将其抓获后,范某某称因农民工与范某某未签订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和用工户口本已丢失。最后到底欠了谁的钱,欠了多少钱,都无法计算清楚,案件能否达到定罪标准也值得怀疑。

姚认为,范某某将工程转包给他人,可能有细心的分包商留下了用工记录。此后,检察官多次走进工地,向每个分包商和可能知道情况的农民工了解情况,最终找到了一本详细记录用工情况的账本。同时,检察官经过调查发现,范某的妻子是该项目的共同经办人、共同债务人。两人在被农民工讨薪期间离婚,约定所有财产归妻子所有,所有债务由范某某承担,涉嫌通过离婚逃废债务。

“该案在抗诉阶段前后补充了20多条证据,最终被法院改判。”姚告诉记者,完善证据后提出抗诉纠正错误判决,既是审判监督的要求,也是对公众的交代。

上下级检察机关要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形成联合抗诉力量,做好跟踪监督和持续监督,这是做好刑事抗诉工作的关键。广东省检察机关检察官何在长期办案中对此深有体会。刘某某贩毒二审抗诉案入选罚金刑抗诉案件。

广东省警方在女司机刘某某的车内查获冰毒一公斤,但刘某某坚称冰毒是刚才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周放在她车内的,他是被陷害的。法院一审以证据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不能排除合理怀疑为由,宣告刘无罪。如果检察院认为判决错误,会向法院提出抗诉,上级检察院审查后会支持抗诉。

“谁是毒品?怎么证明?补充这些证据是办案的关键。”何告诉记者,刘被捕前与一名叫老陈(另案处理)的人有频繁联系。她自称联系了老陈在某处购买燕窝。何通过大数据搜索发现,在另一起贩毒案中,还有一个被凌某等4人指控为毒品“回家”的老陈。案卷材料附有老陈与证人交易的监控照片和录像。两个“陈老师”是同一个人吗?刘从老陈那里买了什么?何多次与公安机关沟通,最终通过技术分析系统确认两个“老陈”为同一人,并成功将其抓获。

同时,检察机关围绕毒品犯罪的“家对家”关系,引导公安机关收集完善证据,查证某地并非燕窝产地,老陈叶也从未经营过燕窝生意。刘某某的“下家”谢某也证实,刘某某从某地购买毒品后,立即卖给他,证明了刘某某贩卖毒品的主观故意。由于家人受到刘的威胁,周在一审中不敢如实作证。周某也不具备购买一公斤冰毒的经济条件和陷害刘的动机。

结合二审期间的补充材料,综合分析全案证据,二审法院作出了改判。刘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在这个案件的办理中,纵向来说,充分发挥了检察一体化的优势。下级检察院抗诉前会向上级检察院汇报,上级检察院会对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给予具体指导。在抓捕陈先生的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为我们提供了大力支持,并协调公安部迅速抓捕陈先生。从横向来看,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目标一致,双方充分协调配合,司法一体化优势凸显。”何告诉记者,毒品犯罪大多与“往返家”有关。办理此类案件,不妨跳出案件本身去寻找线索,找到涉案人员的社会网络,充分利用大数据。

重要作用:有研究价值,可以指导办案。

最高人民检察院将今年定为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刑事抗诉案例公布后,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是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刘仁文认为,入选的优秀(优秀)刑事抗诉案例不仅对办案人员有参考价值,对法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研究、律师执业、法律考试命题等也有参考价值。,应该好好宣传,扩大社会效应。但同时,他提醒,精(优)的刑事抗诉案件只能作为检察官办案时的参考,要学习这些案件法律文书的办案思路、理念和推理能力,而不是机械照搬。“办案人员还是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刑事司法政策,准确理解法律规范,才能达到最佳的办案效果。”

在张兼维看来,要发挥优秀案例的作用,首先要让案例本身的质量过关,这样才能吸引检察官自觉学习,并在案例公布后运用到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在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出的精(优)刑事抗诉案件中,很多案件的定案和纠错过程可圈可点,颇有研究和探讨的价值,各级办案单位应予以更多关注。”张兼维认为,评选结果的公布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要发挥优秀刑事抗诉案例的作用。侦查人员既要看到案件的宣传意义,又要在这些案件中起到引导作用。

“各级办案单位可以组织检察官对所选案例进行讨论学习,加强案例解读,必要时举办讲座和培训。请检察官对案件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件的作用。”张兼维建议道。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利用好典型案例,也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认真组织学习入选的优秀(优秀)案例。同时,我们还将借助媒体的力量,对案件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律分析,让精(优)案的发布成为普法的重要窗口。”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总结: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刑事案件到了检察院多久可以开庭一次,准确有效地运用抗诉这一刑事检察监督这一武器。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刑事案件到了检察院是否还有救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