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电话,恶意欠款即使还清仍要罚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10 16:19:15

导读:东莞市中间人民法院电话,恶意欠款即使还清了还是会受到惩罚。在法庭执行中债务人恶意拖欠债务。甚至“流氓”行为也屡见不鲜。面对法院的生效执行判决明明有钱,却不申报财产订

东莞市中间人民法院电话,恶意欠款即使还清了还是会受到惩罚。

在法庭执行中

债务人恶意拖欠债务。

甚至“流氓”行为也屡见不鲜。

面对法院的生效执行判决

明明有钱,却不申报财产订单。

不主动履行还款义务的

直到法院执行干警来找你。

甚至出示手铐还钱。

等待最终失信的被执行人。

惩罚是什么...

焦点执行

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主管执行的副院长梁建超表示,对于这种明明有履行能力却不主动履行的被执行人,即使最终履行了债务,法院在采取限制高消费、将其失信行为列入黑名单、予以拘留甚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强制执行措施后,仍然可以依法对其进行处罚,以增加其失信成本。

据悉,2016年以来,该院已对631起执行案件进行罚款,罚款金额476.1万元。其中,仅2018年前10个月,法院就对203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处以罚款,罚款到位84.5万元。

法院有能力执行这些。

试图逃避执行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

有哪些针对他们的“狠招”?

我们来看看这五个案例。

对于这些不诚实的行为

他们将面对的只有:惩罚,惩罚,惩罚!

案例1

幼儿园因拖延还款2611元被罚款10万元。

2016年3月,长安镇某幼儿园原职工东莞市黄因被拖欠工资2611元,在劳动仲裁生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经法院通知,幼儿园园长拒绝前往法院领取相关执行法律文书。幼儿园收到法院邮寄的执行通知书和财产申报单后,仍置若罔闻。经多次催促,其拒绝申报财产,并以负责人外出为借口拖延履行。

经调查,该幼儿园运营正常,完全具备演出能力。2016年5月,东莞市二号人民法院对幼儿园罚款10万元。

手表行业旅游

欠钱140万以上不还的夫妻,每人罚款5万。

因借款纠纷,法院判令姜某与妻子刘某偿还借款,应向债权人邓女士支付本金120万元及利息。但是,姜夫妇并没有主动履行。邓女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时本息140多万元。但姜夫妇对法院的执行通知书置之不理。

经查,姜某夫妻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对其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执行款已全部到位。2018年1月,东莞市二号人民法院对姜夫妇各罚款5万元。

案例3

老板上了不诚信名单才被罚款1万元。

东莞市阿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被法院判令向中山某电子科技厂支付货款19万余元。但塑料公司经营者余某在收到法院的执行通知书和财产申报令后,拒不履行,也不申报财产。

2018年3月26日,法院将余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其高消费。同月30日,公司进行了还款。东莞市秒人民法院对公司经营者余某罚款1万元。

案例4

欠款近60万拒绝履行的男性被罚3万。

2016年11月,广州市黄漫某文被东莞市二号人民法院责令支付东莞市厚街镇涌口股份经济联合社房屋占用费57.48万元。但判决生效后,黄某文并未主动履行。经济联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黄某文对法院的执行通知书置之不理。

经法院强制执行,执行资金全部到位。2017年12月,东莞市秒人民法院罚款黄某文3万元。

五个案例

拒不申报财产被罚款1万元。

2015年7月,根据法院生效民事调解书,男子苏某贤应偿还借款本金、利息等。共计129170元给梁先生,并同意分期偿还。但苏某贤并未履行合同。东莞市第二次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执行和解,但苏某贤食言,不履行。梁先生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2016年3月,法院判令苏某限期申报财产,但其拒不申报。

经查,苏名下有一套可供执行的商品房。2016年4月,法院对苏罚款1万元。

阅读延伸

对有履行能力但依赖债务的个人和单位,最高可分别处以10万元和100万元的罚款。

而如果公司和个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债务,即使被法院强制执行后履行了还款义务,仍有可能受到法院的严惩。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于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个人罚款10万元以下,单位罚款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即个人罚款最高可达10万元,单位罚款最高可达100万元。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东莞市中间人民法院电话的详细介绍,恶意欠款即使还清,依然会受到惩罚。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