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资产要素有哪些定义?基本会计学知识点摘要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单位经济状况的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反映的数据是连续
资产要素有哪些定义?基本会计学知识点摘要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单位经济状况的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反映的数据是连续的、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
(3)会计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监督职能也叫控制职能)。
新的会计职能包括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
4.会计的任务:(1)强化会计(首要任务
)(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3)加强对企业目标的考核和分析,充分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5.会计对象:是会计学会核算和监督的对象。
会计的总目标是资金的流动。
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是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6.股权:是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资金的来源,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7.资本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动态表现为资金的流通和周转。
企业的核算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企业的资本流通形式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储备资本和产成品资本。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流通模式是“货币-商品-货币”
8.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簿记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四)登记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检查
(7)财务报告的编制
(8)会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9.会计法规分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核算办法。
《会计法》对加强会计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1)要求保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规定:“不得使用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数据进行会计核算”(1)建立基本的记账规则,保证会计核算依法进行。
(2)增加了“公司、企业会计的特别规定”的内容。
10.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即内部会计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原始凭证、财产物资和财务收支。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明确相关部门在会计监管中的职责。
11.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会计机构内部应建立审计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保管会计档案和登记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等工作。
12.会计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时空环境所作出的合理假设,即根据客观正常的情况和趋势,逐步了解会计领域中一些不能正面讨论的事物而作出的合理判断。
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指会计信息反映的单位。(2)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
(3)会计分期: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的经营活动,人为地等距离划分为一定的时期,定期建立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期间和中期期间。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4)货币计量: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货币计量,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货币运动。
权责发生制也叫应收应付制,收付实现制也叫实收实缴制。
1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所有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确保会计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记录完整、数据可靠。
(2)相关性:这意味着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
(3)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要求会计记录清晰,数字正确,项目完整,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时勾稽关系明确。
(4)可比性:这意味着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具有可比性。企业不同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类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前后期间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纵向比较不同期间的指标。
(5)实质重于形式:这是指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是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
(7)谨慎
(8)及时性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资产核算要素定义的详细介绍和对基础会计学知识点的总结。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理解资产核算要素的定义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