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转账追回成功率 只有转账记录,被骗的钱为什么很难追回来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2-01 17:55:22

导读:被骗转账恢复成功率只是转账记录。被骗的钱为什么很难恢复了?经常有人问“我被骗丢了钱,怎么找回来?”“骗我的人能抓到吗?”“为什么不能查网上沿线的人?”“有银行卡,有电话,有网

被骗转账恢复成功率只是转账记录。被骗的钱为什么很难恢复了?

经常有人问“我被骗丢了钱,怎么找回来?”“骗我的人能抓到吗?”“为什么不能查网上沿线的人?”“有银行卡,有电话,有网站信息。躲在后面的人怎么就抓不到呢?”

为什么骗子抓不到?

视频加载...

一楼,地理伪装。

骗子精通反侦察技巧,善用各种伪装,隐藏一切可能暴露身份的痕迹。诈骗团伙成员基本都住在国外。根据许多地区警方追踪的信息,大多数诈骗团伙位于东南亚,这里已经成为亚洲的“诈骗基地”。

第二层,身份伪装。

大量丢失和被盗的二代身份证在网上黑市公开叫卖。黑市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身份信息资源。在普通人眼里,实名制就是身份识别,但在诈骗分子眼里,实名制却成了规避风险的最佳手段之一。因为这个身份信息的拥有者和诈骗分子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层,技术伪装。

在诈骗案件中,最难突破的其实是技术层面的伪装。最常用的诈骗短信是伪基站群发。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软件和一个发射器,就可以将编辑好的诈骗短信发送给周围的手机用户。想靠手机定位抓人?更难。

浮动IP和更名平台也是诈骗分子常用的两种技术伪装手段。浮动IP就是利用网络跳板不断掩盖真实IP,利用虚假IP实施网络诈骗。换号平台就是掩盖其真实号码,把手机换成任何你想要的号码,甚至是“110”。如果幸运的话,警方发现了技术伪装背后的真实身份。警方准备好飞机票、护照等一系列文件后,飞到该地点查看,才发现背后有一台被黑客控制的私人电脑,也就是“肉鸡”。

专门的洗钱和欺诈集团

专业洗钱集团主要服务于各类诈骗团伙。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他诈骗同行骗出来的钱,并通过合法途径返还。把银行卡上的一串数字变成可以放进口袋的真钱。集团各个层面的人齐心协力,随时应对,形成了一张看不见却很强大的蜘蛛网。

洗钱集团内部分工极其精细,一般分为五级。一楼叫“语音佬”,负责打电话、发信息、邮寄。第二层叫“拾音器佬”,负责连接“音佬”和下一层;第三层叫“刷机佬”,顾名思义,负责刷POS机,把钱刷到网上结算中心;第四层是“卡佬”,负责提供各种银行卡;五楼是“出纳”,负责取钱。你可以自己拿,也可以付钱给别人拿。

纪律严明。五级职责明确,纪律严明。跨级互不认识,互无联系。每一级只能跟上下一级,不能也不可能接触到上一级。这样即使抓到了“收银员”,一般也是很难问上一级的人是谁,在哪,抓不到下一级。最高级别几乎可以规避大部分风险。

多渠道出击,分散资金。比如“音佬”骗20万,你可以让“拾佬”A成交10万,“拾佬”B成交10万;接盘侠A可以让刷家伙A成交5万,刷家伙B成交5万;刷家伙A可以让卡家伙A处理两万五,卡家伙B处理两万五;“卡佬”A可以让“取款男孩”A得到1万,“取款男孩”B得到1.5万。

复杂的“后代户口”

“儿童账户”是指诈骗分子收到钱后,将诈骗的钱拆分,通过银行账户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N+1分散转账,然后通过“司机”提现。钱一旦进入这个阶段,为了证明资金来源而冻结账户是非常困难的。

诈骗分子如果想找一个风险更低的方式,一般会找一个“水房”来处理。水屋是指专门用于洗钱的新型犯罪窝点。一般“水房”为很多诈骗团伙服务,而且洗白速度快,最后的钱大多会流向境外账户,很难被追回。

无法追踪的数字货币。

诈骗分子拿到钱,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钱安全洗干净。通过购买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可以快速安全地成功转换货币,避免法律制裁。

比特币采用去中心化的支付体系,脱离了传统的金融清算体系。它使用特殊手段在多个钱包地址之间跳转诈骗者拥有的等量比特币,从而清除其原始加密货币信息。如果要追查最终地址,需要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互联网上寻找。

银行卡、电话号码、网站信息都是假的,办案民警的斗智斗勇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所以,保护好自己“钱袋子”的最好办法,不是坐等我们警方破案,而是提高防骗意识。

公安部门发布60种典型网络诈骗手段。

请大家检查一下!

↓↓↓

第一,假身份诈骗

1.冒充领导诈骗:不法分子以领导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要求受骗单位支付订单款、手续费等。直到以卖书和纪念币为由指定的银行账号。

2.冒充亲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窃取对方网络通讯工具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冒充通讯账号主人,以“大病、车祸”或家人其他紧急原因为名,诈骗亲友。

3.冒充公司老板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闯入公司内部通讯群了解老板与员工的信息交流,通过一系列伪装手段冒充公司老板向员工发送转账汇款指令。

4.利用助学金、救助金、助学金实施诈骗:冒充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工作人员,给残疾人、学生、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助学金、救助金、助学金,要求其提供银行卡号,指示其在取款机上操作转账。

5.冒充公检法的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6.恋人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将自己伪装成“高富帅”或“白付梅”,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然后以资金紧张、家庭困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7.医保社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账户异常,再冒充司法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实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进行诈骗。

8.“猜猜我是谁”诈骗:罪犯给受害人打电话,让他“猜猜我是谁”。然后他冒充受害人的熟人,向受害人借钱。有的受害者在没有仔细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就把钱打入了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

第二,购物欺诈

9.假冒代购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正规微信商家,利用折扣、海外代购等。作为诱饵。买家付款后,他们以“货物被海关扣留,要交关税”为由,要求额外付款,实施诈骗。

10.退款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打电话或发短信,谎称事主所拍商品无货需要退款,引诱买家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1.网购诈骗:不法分子设立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受害人下单后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之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站,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12.廉价购物诈骗:不法分子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货物等转让信息。,而当受害人联系他们时,他们通过缴纳保证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钱。

13.取消分期付款诈骗:不法分子冒充购物网站工作人员,声称“因银行系统出错”,诱骗受害人前往ATM机办理取消分期付款手续,通过资金转账实施诈骗。

14.“收藏”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收藏协会,打印邀请函邮寄到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并留下联系方式。一旦事主联系上他,他就会以预付评估费为名,要求事主将钱转到指定账户。

15.快递签收诈骗:冒充快递员给受害人打电话,称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信息,需要受害人提供相关信息,然后送货上门。受害人签收后,又打电话来说已经签收了,要交钱。

第三,活动欺诈

16.发布虚假情话:不法分子以“情话”的形式在网上发布虚构的寻人、扶贫帖子,引起网民转发。其实帖子里留下的联系电话都是诈骗电话。

17.点赞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发送至社交平台。在获得足够的个人信息后,他们会以中奖保证金的形式实施诈骗。

第四,诱导诈骗

18.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提前大量印制假中奖刮刮卡,发货寄送,然后以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事主汇款至指定银行账户。

19.娱乐节目中奖诈骗:不法分子以热门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发送短信,称已被选为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然后以缴纳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诈骗。

20.兑换积分诈骗:不法分子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就会被转走。

21.二维码诈骗: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事主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其实木马病毒是附带的。一旦被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窃取受害者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22.重金儿童行骗:犯罪分子谎称愿意出重金乞讨儿童,引诱受害人上当受骗,然后以交诚意金、检查费等理由实施诈骗。

23.高薪招聘诈骗:不法分子群发消息,以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些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然后以支付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4.电子邮件中奖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电子邮件。一旦受害人联系犯罪分子中奖,犯罪分子就以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动词 (verb的缩写)虚构的危险欺诈

25.虚构车祸诈骗:犯罪分子以发生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受害人的亲属或朋友立即转账。

26.虚构绑架诈骗:犯罪分子虚构被害人亲友被绑架的信息,威胁被害人如果要解救人质,需要立即向指定账户汇款,不能报警,否则撕票。

27.虚构手术诈骗:犯罪分子以受害人子女或父母突发疾病需要紧急手术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28.求救诈骗的苦恼与困境虚构: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重病、生活困难等虚假信息,博取网友同情,以此接受捐款。

29.虚构包裹藏毒诈骗:犯罪分子以包裹内发现毒品为由,要求被害人向国家安全账户转账进行调查的诈骗行为。

30.编造淫秽图片进行敲诈诈骗: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附上付款账号邮寄给受害人,进行金钱威胁和敲诈。

31.虚构外遇堕胎做手术: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的儿子或女儿给父母发短信,利用老人对子女的心理困扰,引诱受害人转账。

不及物动词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欺诈

32.冒充房东短信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被更换,要求租客将房租打入其他指定账户。

33.电话欠费诈骗:不法分子冒充通信运营商工作人员,直接给受害人打电话或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其将欠费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34.有线电视欠费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声称以事主名义在外地架设的有线电视欠费,要求事主转账至指定账户补足欠费。

35.购物退税诈骗:不法分子获取受害人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事先,他们以税收政策可以调整退税为由,诱骗受害人在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

36.机票改签诈骗:不法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退票、改签服务”为借口,多次诱骗购票人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37.订票诈骗:不法分子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虚假信息,以较低的票价引诱受害者上当受骗。随后,以“订票未成功”为由,要求受害人再次汇款,实施诈骗。

38.ATM机通知诈骗:不法分子预先封堵ATM机出口,粘贴虚假服务热线,诱导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取出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再去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39.信用卡消费诈骗:不法分子以银行卡消费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设套,套取银行账号和密码实施诈骗。

40.诱导汇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汇款到某个银行账户,因为事主因故准备汇款。所以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未经核实就将钱打入诈骗者账户。

七、钓鱼、木马病毒诈骗

41.伪基站诈骗: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向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手机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受害人一旦点击,就在手机上植入木马病毒获取银行账号、密码、手机号实施诈骗。

42.钓鱼网站诈骗:不法分子以升级银行网银为由,要求受害人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然后获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网银密码、手机交易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八、其他新型违法欺诈行为。

43.校讯通短信链接诈骗:不法分子以“校讯通”的名义发送带有链接的诈骗短信。一旦点击链接进入网站,手机被植入木马程序,存在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

44.交通违法短信诈骗: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等设备发送虚假违法提醒短信。此类短信包含木马链接。受害者点击后会群发短信,造成话费损失。严重的会被盗走手机里的银行卡、支付宝等账户信息,然后刷银行卡。

45.征婚电子邀请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发送电子邀请函诱导用户点击下载,然后盗取银行账号、密码、通讯录等信息。从受害人的手机里,然后盗取用户的银行卡,或者给用户通讯录里的朋友发贷款诈骗短信。

46.网络社交软件诈骗:通过网络社交软件推广APP,暗示下载注册后会有“客服”、“专家”指导操作,通过窃取相关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47.金融交易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电话留言等方式,以证券公司的名义散布虚假的个股内幕信息和走势。,取得受害人的信任,然后引导其在自己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和现货,从而骗取受害人资金。

48.办理信用卡诈骗:在媒体上宣传高透支信用卡,在受害人联系他时,以支付手续费、代理费为由,要求受害人不断转账。

49.贷款诈骗: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以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担保。受害人一旦信以为真,对方就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50.复制手机卡诈骗:不法分子群发信息,称可以复制手机卡,监控手机通话信息。受害人因个人需要主动联系嫌疑人,然后对方以购买复卡、预付款等名义骗钱。

51.虚构色情诈骗:犯罪分子留下电话号码,在网上提供色情内容。事主联系他们后,说需要先交钱,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在向指定账户转账后发现被骗。

52.提供考题诈骗:不法分子给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打电话,称可以提供考题或答案。很多考生急于求成,提前把“好处费”的首付转到指定账户,然后找被骗。

53.盗用账号、信用诈骗:不法分子盗取商家社交平台账号后,发布“招聘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用,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按照受害人的要求,反复购物刷信誉,后来发现被骗。

54.冒充黑社会敲诈诈骗: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的身份、职业、手机号等信息,打电话自称是黑社会成员,事主可破财消灾,再提供账号要求事主汇款。

55.公共场所假冒WiFi:公共场所放出钓鱼免费WiFI。事主连接这些免费网络后,通过传输流量数据,盗取手机中的照片、电话号码、密码,对事主进行敲诈。

56.找到有密码的银行卡:犯罪分子故意丢弃有密码的银行卡,并标上“开户行电话”,充分利用被害人的占便宜心理,诱导找到卡的被害人打电话“激活”卡,存入指定账户。

57.账户资金异常变动:盗取受害人网银登录账号和密码,制造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的假象。然后假客服要求受害人提供其手机收到的验证码,进一步实施诈骗。

58.先转账,后取现,再注销: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转账新规中转账与到账时间的“时间差”设置陷阱。采取先转账后给现金的诈骗套路,骗取受害人现金后,取消转账。

59.更换手机卡:一是用上百条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轰炸手机。以被害人未看到10086客服向手机号发送的提醒短信为由,要求被害人提供临时身份证,帮助其补卡。之后我拿着这张有受害人信息的临时身份证去营业厅补办手机卡,让机主的手机卡被动失效,从而收到短信验证码,盗走了受害人手机APP绑定的银行卡的钱。

60.“改号请保存电话号码”诈骗: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机主的通讯录信息后,假冒机主向其电话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发送短信,声称机主更换了新号码,然后对其电话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实施诈骗。

上次提醒

一旦被骗,只要时间“快”,报警(110,96110)“快”且警方止付“快”,银行卡或账户内被骗资金被止付,诈骗分子不一定能取钱!

宣传几千遍,请仔细观看。

出轨后紧急报案,天天催破案。

骗子在国外,警方进退两难。

预防是破案的关键。

如果源被屏蔽了,就会有被骗。

更多的信息被转发,每个人都应该被宣传。

(来源:湖北应急管理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所、刑事法律实务、湖北普法)

[编辑:尚佩]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被骗转账恢复成功率的详细介绍,只有转账记录,被骗的钱为什么很难被恢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被骗转移恢复成功率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