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何登记总账和范本,云南升级到基础核算考试大纲基础会计考试大纲一.培训班的性质《基础会计》是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会计学所有分支学科的基础。它阐明了会计的
如何登记总账和范本,云南升级到基础核算考试大纲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一.培训班的性质
《基础会计》是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会计学所有分支学科的基础。它阐明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通过学习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会计的概念和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方法;会计要素;和复式记账原则;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检查;会计程序;财务报表等内容,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二、学习的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任务,熟悉会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做好会计工作对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了解其与其他经济管理的内在联系,懂得如何利用会计提供的信息为经济管理服务。三。评估目标
为了使本课程的考试达到标准化的要求,本大纲在每章大纲的基础上,规定了每章的知识点、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考核知识点是指考核知识范围的广度,明确考生至少要掌握业务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是指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大纲中的考核要求是按照应达到的三个能力水平规定的:掌握、熟悉、理解,其中掌握占考试成绩的60%-70%;“熟悉度”占测试分数的20%-30%;“理解”占测试分数的10%。
四、命题原则
1.本课程考试的命题应以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标准。考试内容应涵盖所有章节,课程重点内容适当突出,难度适中。2.考题要合理安排题型的难度结构。题目的难度分为容易、
有四个等级:容易、困难和困难。各种难度题在每张试卷中的分值百分比一般为:易占20%,易占30%,难占30%,难占20%。
3.本课程试卷的类型和结构: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10%)、是非题(10%)、简答题(15%)、计算分析题(15%)、业务处理题(30%)。
动词 (verb的缩写)学习要求
在每章的“考核要求”中,不同问题的学习要求用含义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以示学习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分别用“理解”和“熟悉”来表示。“了解”是指考生要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熟悉”是要求考生在理解本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原则上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
对于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用“大师”二字来表达。掌握:是指要求考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处理”,并能综合运用、独立操作。
六。考试形式
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答题。满分:150分(单科成绩)。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七。学习方法
考生在学习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研究考试大纲。认真研究大纲中的考点和相关要求是考试的关键。
2.仔细阅读考试内容。在复习过程中,你要先阅读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和考核的基本要求,了解各部分的基本要点,然后系统复习基础会计的相关书籍。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要反复阅读,结合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深入理解。
3.参考相关资料。阅读参考资料的目的是加深对考试基本内容的理解。
八、每章的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述一、评估目的:
通过考试,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环节和方法;熟悉会计的含义、会计目标、基本会计假设和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了解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其他会计管理方法和会计学科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
会计的含义;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对象;基本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核算环节和方法。
三。评估内容和要求:
1.会计的目标。
熟悉:会计目标的内容。
2.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熟悉:关于会计含义的两种观点。
3.会计的职能。
理解:(1)会计职能的含义;(2)会计反映的含义;
(3)会计基本职能和扩展职能的具体内容。
4.基本会计假设。
熟悉:会计的四个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熟悉:会计的八项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
(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审慎性;(8)时效性。
6.核算环节和方法。
了解:(1)会计的四个具体环节;(2)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含义。
熟悉: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簿记;(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四)登记簿;(5)成本计算;(六)财产检查;(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评估目的:
通过考试,学生可以重点学习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概念,各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规则,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会计等式的概念和具体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等式。
三。评估的内容和要求:
1.会计的对象。
理解:会计对象的含义。
熟悉:会计对象的内容。
2.会计要素。
理解:(1)会计要素的概念;(2)会计要素的内容。
3.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了解: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熟悉:各种核算要素的确认条件。
4.会计计量属性。
理解:历史成本、现值、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五个计量属性的名称。
熟悉:每个度量属性的含义。
5.会计等式。
理解:(1)会计等式的含义;(2)会计等式的表达;(3)经济业务的含义。
熟悉:会计等式的恒等式关系——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账户
一、评估目的:
通过考试,学生可以了解账户的含义和会计科目的设置;熟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以及账户的分类。
二、考核知识点:
会计科目;账户。
三。评估内容和要求:
1.会计科目。
理解:(1)会计科目的含义;(2)会计科目分类。
熟悉:(1)会计科目的作用;(2)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2.账户。
理解:(1)账户的含义;(2)账户分类: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按账户目的和结构分类。
熟悉:(1)账户的基本结构;(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3)账户的作用。
复式簿记
一、评估目的:
通过考试,使学生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书写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二、考核知识点:
复式记账原则;借方记账法。
三。评估的内容和要求:
1.复式簿记。
理解:(1)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含义;(2)复式记账的类型。
熟悉:(1)单一记账的特点;(2)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2.借方记账法。
理解:(1)借贷记账法的含义;(2)会计分录的含义;(3)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的含义。
熟悉:(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和账户结构;(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和平衡方法;(4)科目的对应关系。
掌握:(1)通过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2)两种试算平衡方法:金额法和余额法;(3)计算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之间的数据关系。
制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评估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学生将进一步熟悉会计科目设置和复式记账法的实际应用,掌握借贷记账法下制造企业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等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
二、考核知识点:
生产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筹资业务;准备(采购)业务;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财务业绩形成和分配业务。
三。评估内容和要求:
熟悉:制造企业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和分配等基本经济业务内容。
主:生产企业各项基本经济业务需要设置的账户和会计处理。
1.筹资会计。
(1)投入资本的核算;(2)借款人资金的核算。
主要账户有:实收资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财务费用、应付利息和其他账户。
2.供应过程会计。
(1)程的主要业务内容;(2)在供应过程的会计核算中应设置的账户;(3)供应过程中的会计处理。
主要账户有:在途材料、原材料、固定资产、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等。
3.生产过程会计。'
(一)生产过程的主要业务内容;(2)生产过程核算应设置的科目;(3)生产过程中的会计处理。
主要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存货和其他账户。
4.销售过程会计。
(1)销售过程的主要业务内容;(2)销售过程核算中应设置的科目;(3)销售过程中的会计处理。
主要账户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
5.财务结果形成和分配的会计。
(1)利润的构成;(二)利润分配程序;(三)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会计科目的设置;(4)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主要账户有: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企业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等。
会计凭证
一、评估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学生可以重点学习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原始凭证的要求和审核、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二、考核知识点:
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原始凭证;会计凭证。
三。评估内容和要求:
1.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
了解:(1)会计凭证的含义;(2)会计凭证的种类。
熟悉:会计凭证的作用。
2.原始凭证。
理解:(1)原始凭证的含义;(2)原始凭证的分类;(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熟悉:(1)原始凭证填制要求;(2)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
了解:(1)会计凭证的含义;(2)会计凭证的分类;(3)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
熟悉:(1)会计凭证的要求;(2)会计凭证的审核内容。
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4.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1)会计凭证的传递;(2)会计凭证的保管。
账簿
一、评估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学生可以重点学习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记录的试算平衡、会计差错的更正以及账簿的结账和对账。
二、考核知识点:
账簿的含义和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登记规则;更正错帐的方法;和解;检查一下。
三。评估的内容和要求:
1.账簿的含义和分类。
理解:(1)会计账簿的含义;(2)会计账簿分类:按用途分类;按外观分类。
熟悉:会计账簿的作用。
2.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明白:账簿的构成。
熟悉:账簿设置原则。
硕士:(1)报名;(2)总账的登记;(三)登记明细账;(4)总账和明细账并行记录。
3.账簿登记规则。
熟悉:账簿登记规则。
4.错帐的更正方法。
明白:几种纠正错帐的方法:画线纠正,红字纠正,补登记。
熟悉: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应用。
师傅:错账更正。
5.和解。
理解:(1)和解的含义;(2)对账内容:账账核对;账户验证;账户对账。
6.检查一下。
明白:结账的意思。
熟悉:结账的主要程序和内容。
掌握:月结、季结、年结的具体操作。
财产目录
一、评估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学生可以掌握财产检查结果的会计处理;熟悉物业检查的含义和类型;了解物业检查的组织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财产检查的含义和分类;库存系统的库存;财产检查的组织和清点方法;财产检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三。评估要求:
1.存货的库存系统。
理解:(1)永续盘存制的含义;(2)定期盘存制的含义。
熟悉: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的优缺点。
2.财产检查方法。
理解:(1)财产检查的含义;(2)财产清查分类:根据其清查范围,可分为全面清查和部分清查;按盘点时间可分为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
掌握:(1)库存检查;(2)库存现金;(3)银行存款的清查,特别是银行存款对账的编制;(4)往来账户的清查。
3.财产检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熟悉:(1)财产检查结果的会计处理要求;(2)财产检查结果的会计处理步骤。
掌握:各种财产检查结果的具体账务处理。
会计报告
一、评估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学生可以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编制方法,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编制方法。熟悉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分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作用和编制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三。评估内容和要求:
1.财务会计报告。
了解:(1)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和构成;(2)会计报表的种类。
熟悉: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2.资产负债表。
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原理。
掌握: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填列方法。
3.损益表。
理解:利润表的含义。
熟悉:利润表的结构原理。
掌握:利润表主要项目的填列方法。
会计表格
一、评估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学生可以掌握会计凭证的核算组织程序;熟悉各种会计组织程序下的会计处理步骤;了解会计组织程序的概念、意义和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
会计程序的重要性;簿记会计组织程序;汇总会计凭证的会计组织方案;汇总表会计组织程序,日记帐总帐会计组织程序。
三。评估内容和要求:
1.会计组织程序。
理解:会计组织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记账凭证的会计组织程序。
了解:记账凭证的会计组织程序的概念、优缺点、适用范围。
熟悉:会计凭证的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
掌握:会计组织程序对会计凭证的核算步骤。
3.总结记账凭证的核算组织程序。
了解:汇总记账凭证的会计组织程序的概念、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熟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
主:汇总记账凭证的核算组织程序的核算步骤。
4.账户汇总表的核算组织程序。
了解: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概念、优缺点、适用范围。
熟悉:账户汇总表的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
主:科目汇总表的核算组织程序的核算步骤。
5.日记账总账会计组织程序。
了解:日记账总账会计组织程序的概念、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熟悉:日记账总账会计组织程序的特点。
主:日记帐总帐会计组织程序的会计步骤。
会计组织
一、评估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学生了解会计组织的意义和原则,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岗位要求、职责和权限,以及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组织;了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制度的内容和内容;掌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原则和具体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
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原则;会计规范;会计组织;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计算机化会计。
三。评估要求:
1.会计工作组织。
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概念。
熟悉:(1)会计组织的意义;(2)会计组织原则。
2.会计法律规范。
熟悉:(1)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水平;(2)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3.会计机构。
熟悉: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
4.会计人员。
熟悉:(1)会计岗位设置原则;(2)会计人员的岗位要求;(3)会计人员的权力和责任;(4)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
5.会计职业道德。
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熟悉:(1)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2)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6.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理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含义。
熟悉:(1)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二)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九。参考资料
1.薛洪言,隋英杰主编:《基础会计》,第4版,2009年3月,立信会计出版社。2.《基础会计》,,迟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9年6月。
总结:以上内容是关于如何注册总账和范本,云南基础会计,新升级的一本书,考试大纲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如何登记总账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