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尿蛋白高了会怎样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24 21:12:27

导读:白蛋白高有什么伤害怎么了?尿蛋白高了会怎么样周迅,肾内科主任医师血肌酐高了,肾友的担心可以理解。毕竟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血肌酐持续升高,说明肾功能还在恶化,肾脏疾

白蛋白高有什么伤害怎么了?尿蛋白高了会怎么样

周迅,肾内科主任医师

血肌酐高了,肾友的担心可以理解。毕竟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血肌酐持续升高,说明肾功能还在恶化,肾脏疾病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滑”向尿毒症。与血清肌酐相比,尿蛋白也是肾病患者非常关注的一项检测指标。尿蛋白高了提示患者肾小球和/或肾小管受损。尿蛋白升高相关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是否一定意味着肾病严重?当然不是。我们说肾病严重不严重,一方面要看是否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另一方面要看是否会逐渐或迅速发展成尿毒症。对于尿蛋白高的肾病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发展成尿毒症,就不能说有多严重了。

尿蛋白高了会怎么样?有时候,情况并不那么简单。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判断肾病是否严重。

1.尿蛋白不太高。

一般根据24小时尿蛋白量可分为少量蛋白尿(≤1.0g)、中度蛋白尿(1.0-3.5g之间)、大量蛋白尿(≥3.5g)。如果肾病患者出现中等量或大量蛋白尿,则说明尿蛋白渗漏较多或过多,是病情严重的征兆,不仅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还会导致肾病的逐渐进展。如果肾病患者只有少量蛋白尿,说明尿蛋白渗漏不多。如果肾病患者尿蛋白少,24小时尿蛋白仅在0.3-0.5g以下,说明病情不严重,尤其是肾小球肾炎。比如IgA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含量一直保持在0.3克以下,患者预后大多良好,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所以病情当然不严重。

2.尿蛋白高的时间不长。

有些肾病,即使患者尿蛋白达到较大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5g),也能持续较短时间。也就是说,经过积极治疗,尿蛋白很快就会降到正常范围或少量(24小时尿蛋白量< 1.0g或< 0.3-0.5g)。也不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不会导致病情逐渐或迅速进展为尿毒症,说明肾脏疾病并不严重。以微小病变和膜性肾病为例:治疗前患者尿蛋白很高;经过有效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尿蛋白可以降低。这类患者不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也不会逐渐或迅速发展成尿毒症,这也说明肾脏疾病并不严重。

3.尿蛋白高的成分单一。

以上提到的都是24小时尿蛋白总量,尿蛋白中具体成分的分析没有提到。尿蛋白的成分中,不仅有白蛋白,还有微球蛋白等蛋白质成分。早期肾小球肾炎或轻度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蛋白成分多为白蛋白,而小管间质性肾炎患者的尿蛋白成分多为微球蛋白。尿蛋白只有一种成分升高或只有一种成分升高主要说明患者肾脏损伤较轻。如主要由于肾小球损伤引起的尿白蛋白增加,主要由于肾小管间质损伤引起的尿微球蛋白增加等。,都比较温和。

4.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异常。

尿蛋白的增加并不是导致肾病患者并发症和进展的唯一因素。其他指标也会对病情产生很大影响。如血压、血浆白蛋白、血糖、血脂、尿酸、免疫球蛋白等。如果这些指标没有异常或只有轻微异常,一般来说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轻易导致病情逐渐或迅速进展。但如果伴有明显的高血压、过低的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的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严重的免疫球蛋白低下,肾病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病情会逐渐进展,甚至迅速发展。因此,在尿蛋白偏高的同时,患者其他指标无明显异常,说明患者病情并不严重。

5.全程始终配合规范治疗。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客观指标,确实与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主观上能否积极配合全程的规范化治疗,这是最关键的一个方面。一般来说,无论尿蛋白多高,尿蛋白的成分是什么,尿蛋白的持续时间长短,肾病患者都必须接受规范的降蛋白药物治疗。降蛋白药物种类繁多,需要主治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沙坦类药物(如氯沙坦)、普利类药物(如培哚普利)、他汀类药物(如达帕利嗪)、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免疫抑制类药物(如他克莫司)、中成药(如肾炎康胶囊)或中药都是首选药物。当然,疗效好的病人,肾病并不严重。

综上所述,尿蛋白高了并不可怕,不用太担心。只要患者具备以上五项,肾病就不严重。

与同名“肾第一”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同步推出,文章由周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总结: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白蛋白高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尿蛋白高了会怎么样。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白蛋白高是什么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