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大写用元还是圆整,人民币的单位由来:为何一元钱又叫一块钱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22 18:54:42

导读:金融资本以元或圆为单位,单位为人民币 由来:为什么是一块钱又叫一块钱?人民币,我们日常使用的,可以说是最熟悉的东西了。然而,最熟悉的东西,却有着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奥秘。比如人

金融资本以元或圆为单位,单位为人民币 由来:为什么是一块钱又叫一块钱?

人民币,我们日常使用的,可以说是最熟悉的东西了。然而,最熟悉的东西,却有着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奥秘。比如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纸币上为什么要写“圆”字?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说一块钱是一块钱,一毛钱是一毛钱?

一、“圆”的由来。

经常有人在网上问,人民币上的“圈”是错别字吗?人民币很神圣,上面当然不会有错别字。于是有人怀疑“圆”会不会是“元”的首都。比如“100元”写在面额为100元的纸币上,“100元”就是大写。但大写只存在于拉丁字母和数字中,除数字外的其他汉字都不大写。

那么,“圆”会是“元”的繁体字吗?首先,繁体字只在部分地区和地域使用。在正式场合,必须使用简化字。在人民币上,无法使用繁体字。其次,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附件之一《规范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中“元”没有对应的繁体字,说明元是继承字,没有经过简化。况且“圆”字本身就是简化字。如果要用繁体字,应该写成“圆”。

其实用“圆”作为货币单位,早在人民币之前就出现了。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政府开始将白银作为法定货币。清朝实行银两并行的货币制度。但是,清政府并没有制定统一的银钱形式。市面上流通的银币纯度、大小、重量各不相同,交易时以称重计量。重量的单位是“两”。但是这种测量方式显然很不方便。双方交易时,都要检查白银的成色,称重,计算,非常麻烦,经常引发纠纷。

此时在欧洲,他们经历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也被用于货币铸造。机器生产的银币颜色相同,重量相同,形状统一,非常容易流通。

在16世纪和17世纪之交,西班牙人铸造的银币通过中国和菲律宾商人传入中国。由于都是银币,可以直接在中国市场流通。到了康熙、乾隆年间,英国、美国、法国等外国的银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

外国银币进入中国,老百姓都想给这种新型货币起个名字,因为它是圆形的,不像国内银币那样铸造成元宝或錾子的形状,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银圈”。

银币刚进入中国时,也是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称重兑换的。但人们逐渐发现,这些银币重量一样,纯度也一样,没必要称重。数数就行了,于是银币开始计数流通。由于外国银币呈圆形、块状,故称“枚”、“块”、“饼”、“圈”。

量词“圆”来源于名词“银圆”。古人造量词时,往往是由名词引申而来,如量词“担”由名词“负担”引申而来,量词“吃”由名词“统治者”引申而来。“元”也是如此。

于是,货币单位“元”逐渐产生,乾隆十年前后,非常流行将外国银币称为“元”。因为老白姓也喜欢用量词“块”,所以长期以来在民间自然形成了固定的称呼,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是称一块钱为一块钱。

二。“圆”与“元”。

为什么有“圆”和“元”两种货币?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文言文,知道古人常用俗字,“元”是“元”的谐音。

老姓白喜欢用银圈,但“圈”字笔画多一点,记账时写起来很麻烦,就用笔画简单的谐音“元”代替。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逐渐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圆”和“元”两个字并用,风靡世界。

由于外国银元的冲击,清政府开始自行铸造银元。虽然“元”字多用于早期流通的银币和纸币,但“元”字逐渐流行起来。光绪十五年(1889年),北洋机器局曾制作一枚银币作为样币,上面印有“一元”。

清政府由于思想保守,一直想把银元的计量纳入银制的标准,所以有时会在自铸银币上写上“两、钱、分”,但老百姓并不买账。他们习惯了“圆、角、点”这种更方便、更有效的计数方法。直到宣彤二年(1910年)四月十六日,清政府颁布《货币条例》,规定国家货币单位为“圆”,确立了“圆”的法律地位。但是一年后,清政府灭亡了。

民国初年,政府指定人民币为法定货币单位。第一届临时政府公布《币制大纲》,规定中华民国新货币单位命名为元。一元是100%,一分是10%。"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在《银本位铸造条例》中宣布“将两锭银子改为元”,银制的计量方法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人民币开始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管理条例》人民币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为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单位是分,1元等于10分,1分等于10分。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在这五套人民币中,主币中的单位都是“圆”,只有第五套人民币币是“一元”,用的是“元”。除了人民币,中国人民银币也发行了一些纪念币。纪念币上,如果面值是大写数字,单位为“圆”,如果面值是阿拉伯数字,单位为“元”。

第三,“角”和“毛”。

代币单位“角”也来源于外国银元。外国银元进入中国,与银元匹配的小银元也流入中国。这些小银元俗称槽、银槽、银分,所以“角”就成了小银元的单位。清政府铸造银币时,也以“角”为令牌单位,在币面上标明“一角”、“二角”、“五角”。作为标记单位,“角”也引申为人民币。

“角”之所以被民间称为“毛”,是因为民国时期,角币质量不精,按规定十角可以兑换一元。但有的造币厂为了盈利,大量生产劣质银角,以至于的实际价值低于面值,兑换一元人民币需要付出十美分甚至更多。人们把这些劣质的叫做“毛”,意思是粗糙。于是,渐渐地,民间形成了用“一毛钱”和“两毛钱”来衡量一角钱的习惯。

虽然我们现在用的是纸币,不存在兑换的问题,但是人们还是习惯把“角”叫做“毛”。

总结: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为什么一元人民币是一元或者四舍五入,又叫的单位由来是一元。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金融资本是一元还是圆有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