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法律,最高法:冻饿、侮辱诽谤、跟踪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21 09:23:01

导读:家庭暴力的标准法,最高法:冻饿,侮辱诽谤,盯梢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封面新闻记者苏宇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高法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家庭暴力的标准法,最高法:冻饿,侮辱诽谤,盯梢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

封面新闻记者苏宇

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高法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规定》)有关情况。第一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郑介绍,《规定》通过列举的方式扩大了家庭暴力行为的种类,明确了冻饿和经常侮辱、诽谤、威胁、盯梢、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保护家庭成员免受各种形式的家庭暴力侵害。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

郑介绍,《反[/K0/]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经常虐待、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本文列出了家庭暴力的常见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其他行为可以归为家庭暴力,所以行为类型有所扩展。

《规定》明确了证据的形式和标准。《反[/K0/]法》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的出警笔录、警告函、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的事实。但在实践中,多数当事人无法提供上述证据,导致申请因“证据不足”而被驳回,限制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作用。

人民法院可以依据什么证据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迫切需要在审判实践中明确。《规定》根据家庭暴力的特点,总结实践经验,列举十种证据形式,明确指导审判实践,为被害人保管和收集证据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引。

他透露,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中家庭暴力事实的证明标准不够明确,这是此类案件的办理难点。人身保护令制度旨在阻止家庭暴力并为受害人提供一堵“墙”,因此应区别于民事案件实体事实的证明标准。《规定》根据人身安全保护令非诉讼程序的特点,明确提出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举证标准为“可能性较大”,未达到“可能性较大”,减轻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此外,将加大对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处罚力度。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被申请人应当严格遵守。被申请人在保护期内仍实施家庭暴力的,应坚决依法惩处。

反[/K0/]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予以训诫,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

郑指出,《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符合《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因此,将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本身纳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适用范围,更有针对性地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从而增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权威性。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纳,将会有奖励。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法的详细介绍,最高法:冻饿,侮辱诽谤,盯梢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