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图示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由每个人的养老金是怎么计算。过去,工龄是计算退休待遇的主要依据。例如,根据1978年《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工龄。10~15年为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的6
图示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由每个人的养老金是怎么计算。
过去,工龄是计算退休待遇的主要依据。例如,根据1978年《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工龄。10~15年为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的60%,15~20年为70%,20年以上为75%。现在是什么情况?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确实是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一般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三部分。说实话,从计算公式来看,工龄(缴费年限)很重要。而且,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养老保险交的多,每多交一个月,养老金就能有足够的提高。和最近15、19年一样,但是不一样。
养老金计算公式
目前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基于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统一。过渡养老金计算公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一、基础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等于退休后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基本养老金主要与退休后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但是,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具体的缴费比例。
比如按照100%的档次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满12个月可以多领取1%的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但是,缴费基数的差异并不完全与缴费比例成正比。如果是60%档次和300%档次,分别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0.8%和2%。
缴费年限具体到月,每个月可以折算成0.0833年。因此,每多一个月都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缴费年限与基础养老金密切相关。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缴费年限和基础养老金成正比。缴费15年后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只有缴费30年的一半。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累计月数。实际上,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与缴费年限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个人账户的余额。
个人账户余额现在按照月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在缴费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月,个人账户中的钱数就会增加。比如你按照3000元的基数缴费,每个月会有240元打入你的个人账户。60岁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139个月计算,每月可额外领取个人账户约1.73元养老金。
另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每年都会算利息。存款时间越长,计算的利息越多。但是因为之前缴费基数比较低,所以并不是特别大。
第三,过渡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由各省市自行确定,但主要与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的缴费年限挂钩。
一般来说,在1992年至1997年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地方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只有工龄较长的老职工参加工作。只有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相同的,才会有过渡期养老金。
所以各地对养老金的计算大致由以上三部分组成。缴费年限与养老金密切相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是要明白,缴费年限并不是养老金的唯一决定因素。此外,还有社会工资、退休年龄、缴费基数等诸多因素。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以及每个人的养老金是怎么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