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小学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和审计方法探析的现象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严格执行法定增长要求,拓宽教育经费筹集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义务教育
中小学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和审计方法探析的现象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严格执行法定增长要求,拓宽教育经费筹集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办学水平逐年提高。作为审计部门,要按照“财政资金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当好公共资金的“守护者”。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育经费审计实践,谈谈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中小学的审计方法。
I. 中小学审计常见问题
中小学学校作为教育经费使用的“末端”,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1.补贴发放没有统一标准,发放不规范。Part 中小学为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津贴、加班费、中(高)考奖励经费从公用经费中支出,除班主任津贴外,不纳入预算管理。市县没有统一的量化考核和支付标准。各学校根据公用经费的节约程度,通过职代会自主确定缴纳范围和标准,部分学校还实行包级董事费和缴纳标准。
2.一些学校仍然存在乱收费和非税收入的问题。尽管监察、物价、教育等部门加大了对中小学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但教育领域中小学乱收费问题依然存在,且手段日益隐蔽。目前中小学乱收费主要表现在自收自支项目的乱收费。比如,有的学校未办理审批手续,未取得《收费许可证》,自行制定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属于严重违规;一些学校还存在通过服务收费、代收费等方式进行盈利的乱收费现象。国家明确规定,学校向学生收取服务费必须坚持自愿、非营利的原则,代收费实行代收代管、多退少补的原则。但是,一些学校在执行政策时确实有一些变化。不仅项目多,校服费、教辅资料费、保险费、体检费、报刊杂志费等。,但它们表面上是自愿的,实质上是强制的。这种乱收费。
3.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大多数中小学学校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还是有比较大的漏洞的。比如有的学校不设置固定资产账户,财务部门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在账务处理上只做业务支出,不进入固定资产账户,造成账实不符。特别是接收其他单位的捐赠,管理责任人不落实,容易形成表外资产,不仅容易流失,而且影响国有资产的真实性。学校已竣工交付使用的部分教学楼、宿舍楼未及时办理决算手续,也未进行固定资产登记;一些学校存在固定资产处置随意的问题。学校经常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处置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
4.收支性质的资金用往来账户核算,造成虚假收支,导致坐收坐支。一些中小学学校为了逃避财政部门的监管,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将实际形成的收费收支计入相关收支科目,而是纳入单位预算管理。而是计入“暂存款”和“暂付款”,以隐瞒真实的收支情况,从而达到征收非税收入的目的。学校接受社会、企业等单位和个人的捐赠、捐助的,直接计入经常账户,在经常账户列支,造成虚假收支。
5.使用不符合的票据进行报销。由于中小学财务人员人手不足,授课老师兼任,种种原因导致中小学财务人员财务知识相对薄弱,用自制自购收据白条、过期作废发票甚至假发票报销。这类问题在农村中小学金融中尤为突出。
6.“小金库”问题仍时有发生。部分中小学学校为方便开支等原因,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以现金、个人存折、银行卡等形式单独存储、管理和使用自有住房租金收入、出售废品收入、赞助费、乱收费收入等。,并在账外循环,形成“小金库”,从而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管。
7.食堂财务管理不规范。大部分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都是学校管理的,但是财务管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食堂账目存在“白条”,票据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菜钱的支出,学校采取自制蔬菜采购清单,由采购人员、验收人员、负责人共同签字报销。大额现金支付现象突出;收费不规范,部分学校未就餐费收取举行收费听证会,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有的学校没有公布学生食堂食谱和学生伙食账目,没有保障学生的消费知情权,伙食结余没有及时向学生结算;大部分学校都是由后勤人员担任采购、会计和出纳,财务管理风险比较大。
第二,做好中小学审计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在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补贴发放没有统一标准,发放不规范。要重点检查劳务费、办公费、往来款项,看有没有大额支出,然后详细查阅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通过对比标准,可以考察是否存在超标准发放补贴的问题。这类问题查起来容易,处理起来难,提出审计建议难。
2.对乱收费和非税收入问题,通过检查收费许可证,将学校实际收费项目与《收费许可证》内容进行核对,看其是否收取了《收费许可证》许可范围以外的收费项目。查看收费票据,了解学校实际收费情况,检查是否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票据的购、领、售手续是否健全,特别注意自制的收款收据,从收费票据存根中了解收费项目是什么,收费对象是谁,收费标准是什么。审核学校收入明细科目,特别关注校办工厂、食堂、工会、基建等科目的账套。,并寻找乱收费的线索。检查往来账户中是否隐藏有违规收费收入,如自收自支项目的收费行为,检查“其他应付款”中包含的收费项目是否合规,是否有多退少补的可能。对于非税收入的问题,查看当期明细账,看是否存在未缴财政直接计入当期账户的问题。
3.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重视对学校资产的清查,检查“业务支出”中是否存在达到记录固定资产标准,但未记录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的情况;检查“业务收入”和“往来款项”科目是否存在任意处置固定资产的情况。
4.资金的收支性质通过往来科目核算,造成虚假收支、坐支问题,主要是对学校“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科目进行清理,检查学校是否接受社会、企业等单位和个人的捐赠、捐款等。,直接计入当期账户,列为当期费用等问题。
5.对于不合规票据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可以从发票代码开始。每个地方的发票代码都不一样。如果发票上的发票印章与发票代码位置不一致,基本可以判定为假发票;如果对发票的真实性仍有疑问,可以通过税务局的门户网站查询发票的真伪,只需输入发票编码和号码,就可以查出发票的流向。如果发票的流向与发票专用章不同,可以断定这张发票是假发票。
6.查处“小金库”往往比较困难,必须通过内查、外转等多种审计手段来实现。如果怀疑学校存在“小金库”,首先由学校财务部门对库存现金进行突击清查,与账面数字核对实物。盘点后,根据财务人员现场提供的未入账票据等信息,调整待存现金金额。当存货调整后的账面现金余额偏离实际现金余额时,通常是由于账户中的正常货币资金和“小金库”中的资金混在一起造成的。其次,通过校内外走访、座谈等形式的调查,检查确认学校是否将房屋场地租赁费、学生专项培训费、捐赠收入纳入学校财务专户统一管理。
7.很容易发现食堂财务管理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消费的知情权、食物余额的偿还等情况,从而掌握食物质量和收费情况,从整体上掌控食堂的财务管理;二是通过查阅相关财务资料,发现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庆阳市审计局张建锋)
资料来源:庆阳审计局,萧冰内部审计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中小学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和审计方法探析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其含义有所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