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综上所述什么意思和上面的说法一样吗?,如何准确区分不同的内涵和适用的情形通知?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通报”一词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中出
综上所述什么意思和上面的说法一样吗?,如何准确区分不同的内涵和适用的情形通知?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通报”一词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中出现了10次,在不同的条款中含义不同。在审理中发现,对通知的理解和适用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有的将“通知”简单理解为公布;有些问责结果要“通报曝光”,通报问责可有可无。为了实现问责的准确和规范,有必要明确告知的内涵和适用的情形。
第一,正确理解“通知”的含义。按照字面解释,通知的基本含义是:通知、告知;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书面通报工作情况或经验教训;上级机关通知下级机关的文件。结合《问责条例》的具体规定,《通知》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作为上级对下级的一种问责方式。比如根据《问责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一)项,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可以根据危害程度和具体情况进行通报。这个办公室的“通报”,是指党组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员中被问责的领导干部进行严厉批评,责令其作出正式书面检查,认真改正自己的行为。同时将上述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希望能吸取教训,从中吸取教训,起到警示作用。
作为工作联系的一种方式。如《问责条例》第十五条“对问责对象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其他处理的,作出问责决定的党组织应当告知有关单位,有关单位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或者报告作出问责决定的党组织”。“通报”是指问责决策机关与问责执行机关之间的沟通。
作为一个工作系统。如《问责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制度,对问责对象采取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的,应当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本所“通报”是指有关机关将采取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的情况予以公开的制度。
第二,准确把握“通报”作为问责方式与通报曝光制度中“通报”的联系和区别。联系起来看,按照字面解释,两者本质上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存在的问题,希望相关单位或人员能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起到警示作用。从区别来说,有以下几个区别:一是依据不同。前者依据的是《问责条例》,后者依据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第二,适用的情形不同。前者适用于情形党员中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玩忽职守,后者适用于情形党员中的领导干部严重玩忽职守,受到组织调整或纪律处分而被追究责任。第三,适用主体不同。前者适用于问责决定和执行机关,后者不限于问责决定和执行机关,还适用于相关党委、纪委和党的部门。
三。准确区分“通报”的不同内涵和适用情形,并在问责工作中正确运用。综上所述,在《问责条例》中,当“通报”作为一种问责方式时,问责机关不仅应当责令党员中的党组织或者领导干部认真纠正自己的行为,还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有关问题;以“通报”作为工作联系方式时,问责决策机关和问责执行机关要做好沟通衔接;在将“通报”作为工作制度时,有关部门应当对符合通报曝光制度的进行甄别,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纪
修改:刘琳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总结:上面的内容和上面的说法什么意思一样吗?,详细介绍了如何准确区分“通知”的不同内涵和适用情形。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上述什么意思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