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2022,统一城乡居民补偿标准长期以来,同一个司法案件,城乡受害者身份不同,往往会导致数倍的赔偿差额,这种“同命不同价”的现象将正式终结。今天(4月27日),最高
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2022,统一城乡居民补偿标准
长期以来,同一个司法案件,城乡受害者身份不同,往往会导致数倍的赔偿差额,这种“同命不同价”的现象将正式终结。
今天(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据介绍,此次修订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的要求,重点是赔偿标准的城乡统一。
新司法解释将被抚养人伤残、死亡、生活费补偿标准由原来的城乡补偿标准改为城镇居民统一计算标准。主要内容为: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由原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改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被赡养人生活费由原来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或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支出计算改为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不再单独计算城乡居民,而是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城镇居民指标统一计算。
最高法介绍,这次修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是对试点工作经验的总结。2019年9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授权开展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授权各高级法院开展本辖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试点工作。试点过程中,各地法院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采取不同做法,主要包括统一城镇居民和全体居民的标准。
总的来说,全体居民的标准高于农村居民,但低于城镇居民。据2021年上半年统计,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试点工作中采取了统一城镇居民标准的做法。
202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统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法院扩大试点范围,将赔偿标准统一为城镇居民标准。从各地报告来看,试点工作运行平稳,总体效果良好。
第二,统一采用城市居民标准,可以更充分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特别是如果受害者是农村居民,赔偿金额会大大增加。在试点过程中,也有地方采用全部居民标准进行计算。但认为如果统一采用全体居民的标准,现有的对城市居民受害人的赔偿金额可能会减少。采用城镇居民标准可以兼顾城镇居民被害人和农村居民被害人的整体情况,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三,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符合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63.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可以预见,未来城市人口比例将进一步增加。统一城镇居民标准,符合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央视记者李文杰李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2022,统一城乡居民补偿标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知道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的你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