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包括哪些人群,哪些人属于公职人员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12 12:50:46

导读:公职人员包含哪些人群,谁属于公职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行政处罚法已经公布,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监察机关对违法公职人员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活动,适用本法。职场公职

公职人员包含哪些人群,谁属于公职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行政处罚法已经公布,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监察机关对违法公职人员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活动,适用本法。职场公职人员要学习这部法律,切实知法守法,依法行政。

在本法中,没有重新定义公职人员的范围。仅规定“公职人员本法所称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所以,谁属于公职人员只有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才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如下:

第十五条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及相关人员实施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公务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国家机关委托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

(3)国有企业的管理者;

(四)公共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也就是说,公职人员有六类。根据前面的研究,让我们回顾一下:

第一种很好理解,就是有公务员身份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都是经过公务员登记或者公务员登记的。

第二类在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国家机关委托的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主要指除公众参与管理以外的其他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如法定检验检测检疫鉴定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三类国企管理者。主要有两类群体:一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国有独资金融企业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领导人员。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有董事会的企业;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没有董事会的企业。二是负责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国企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包括部门经理、部门副经理、主任、副主任、车间领导等。国有财产管理、监督等重要岗位的人员,包括会计、出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以及有国有资本的企业、金融机构中负责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人员。

第四类公办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从事管理的人员。主要是这些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本单位及其分支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如公立学校的校长、副校长,科研院所的院长、所长,公立医院的院长、副院长等。公共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的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包括管理岗位六级以上人员,以及从事与其职权相关的管理事务的其他人员;在国有财产管理和监督等重要岗位工作的人员,包括会计、出纳、采购、基建等部门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可以依法进行调查。此外,监察机关还可以对招标、政府采购等事项的评标或采购活动中利用职权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包括依法成立的评标委员会成员、竞争性谈判采购中的谈判小组、询价采购中的询价小组。

第五类从事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以及受委托管理的其他人员。这里的“从事管理”主要是指: (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社会公益事业捐赠的管理;(三)国有土地的经营管理;(4)征地补偿费用的管理;(五)征收和缴纳税款;(六)计划生育、户籍和征兵工作;(七)协助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管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其他工作。

第六类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主要是指除上述人员以外的依法行使公权力的人员。比如一些政府机关聘用的非正式职员。如果这些人利用公权力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损害了公权力的完整性,监察机关也可以依法进行调查。

从上述六类人员的范围来看,公职人员不仅是公务员、公众参与人员、事业单位人员,还包括国有企业、村委会、社区的相关人员,以及其他受聘在政府机关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它的范围还是很广的。一般来说,你没有公职,但你行使了公权力,哪怕是暂时的,此时你是公职人员。

职场人要好好学习,看看自己是不是公职人员的范畴,不要一不小心触犯了法律不知道。只有多学法律,遵纪守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公职人员中包含了哪些人群以及谁属于公职人员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公职人员收录了哪些人有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