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最新版,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疫情报告流程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9 19:44:30

导读: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最新版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报告流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提高报告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最新版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报告流程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提高报告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法》传染病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制度。

1.我院是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所有履行职责的医务人员都是责任报告单位。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的,首诊医师或者其他履行职责的人员应当按照要求的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告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疾病:

A类传染病:鼠疫和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结核病、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炎脑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和布鲁氏菌病。

C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

其他传染病卫生部决定纳入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管理的。

4.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数据的收集、审核、上报、更正和查重,并定期对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时,应当在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也要及时报告。对其他B、C 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应在确诊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疫情,按规定报告。

6.每个门诊应建立传染病的门诊日志,肠道门诊应建立肠道门诊日志。各种传染病要详细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单。

住院部各临床科室应建立入院登记簿,详细登记所有入院病人传染病,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检测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报告患者诊断变更、患者死亡或卡片填写错误时,及时做出更正报告,在卡片类别中选择更正项目,并注明原报告疾病名称。如发现传染病遗漏,应及时上报。

8.传染病报告单要用钢笔填写,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任何人不得隐瞒、漏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

1.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接收传染病患者时,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单,再做好处置工作。

2.疫情管理员每天接收两次传染病报告卡,并检查卡上的错误、遗漏和逻辑错误,并纠正发现的任何问题。

3.责任人疫情报告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脊髓灰质炎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立即电话通知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会以最快的方式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当专家组确诊后,将/[/K1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也应及时报告。

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5.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6.直接通过网络上报时间,经过查错、查重、纠错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簿》上备查。

7.传染病报告单网上直报后将整理装订归档保存三年。

8.每月总结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情况,上报医务部。9.如遇特殊情况,报请分管业务的院长协调解决。

9.如遇特殊情况,报请分管业务的院长协调解决。

疫情报告卡片工作流程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报告流程最新版本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大家了解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