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宣讲家评论:【非凡十年】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0 11:03:06

导读:关于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陆续发出,主讲人评价:【不平凡的十年】中国十年来取得了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

关于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陆续发出,主讲人评价:【不平凡的十年】中国十年来取得了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进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先导性、长期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的[/k1/]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习近平[/k1/]文明思想是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习近平的[/k1/]文明思想包含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清澈的水和葱郁的山是无价的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遍的人民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密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与全世界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科学结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继写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理论,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绿色转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生态环境治理从法律、制度、组织、作风等方面全力以赴,从系统工程和全局的角度寻求治理新路子,强调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减碳减排。

美丽中国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2012年至2021年,全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68.5%下降到56.0%,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25.5%;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2%左右;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由61.7%提高到84.9%;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10年保持“双增长”;林、水、湖、草、沙综合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中国沙化、沙化、石漠化面积不断减少。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5%以上,部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稳步上升。同时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

绿色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常态。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特别是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的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建设,倒逼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动力变革,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2012年至2021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5.5%提高到53.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从9.4%提高到15.1%。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逐步成为支柱产业。

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经济体系。比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在线利用;划定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发展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区优化整合;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等一下。同时也更加关注14亿人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功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美好生态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全世界提供了成功范例。

生态文明制度进一步完善。

近十年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发挥制度在管根本、管长远中的作用,形成了全面、结构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创新性地形成了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文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人民至上在制度建设中的根本地位、坚持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坚持依法全面治理生态环境的基本手段、坚持用六大思维方法作为方法论体系等一系列制度。

《国务院市、中共中央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相继出台,建立健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河湖水长制、林长制、天然林和草原保护修复等制度。从顶层设计上完善党领导下的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系统完整、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体系。

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制定了7部法律,修改了17部法律,基本建立了涵盖各种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整体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市场保护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大制度和数十项改革任务和成果,构成了严密防范的源头。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话语和全球语境中,不仅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做出了中国贡献,也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新路,促进和完善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作为global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始终以大国思维、全球视野和国际视野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提出《巴黎协定》四点建议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到首次发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国别方案》;从“一带一路”到“绿色一带一路”;从南南合作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到第75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双碳”目标,再到气候领导人峰会倡导“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从第76届联合国大会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到《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阐述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再到绿色北京冬奥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和成就有目共睹。

目前,中国批准并实施了30多个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宣布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停止建设海外煤电项目,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生态环境挑战中的担当。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生态国际环保交流与合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坚定不移地寻求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举世瞩目。

总之,十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明体系基本形成,“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显著,神州大地一片绿意盎然。

作者:陈清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中国近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详细介绍【不平凡的十年】。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大家对加速有所了解。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