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一下,税法规定中的那些中小微企业您能分得清楚吗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19 17:28:37

导读:细则您能中规定的那些中小企业介绍一下、税法是否区分清楚?我们来看看税法中关于小微企业的相关说法:1.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延缓缴纳五税两费2.中小微企业购置设备器具按一定

细则您能中规定的那些中小企业介绍一下、税法是否区分清楚?

我们来看看税法中关于小微企业的相关说法:

1.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

延缓缴纳五税两费

2.中小微企业

购置设备器具按一定比例一次性税前扣除

3.小微企业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

4.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阶段性免征增值税

5.中小型科技企业

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100%加计扣除

6.小型微利企业

减免企业所得税

7.小微企业

“六税两费”减免政策

从上述内容的表述来看,有的政策写明是小微企业,有的是中小企业,有的是中小企业,有的是小型微利企业。税种方面,有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五税两费。

什么是小微企业?

其实小微企业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小微企业属于广义。至于所谓的企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合法设立的各种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可根据企业标准进行分类。但是税法中提到的小微企业,具体到不同的政策,对应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它们应该符合相应文件的规定,即一个文件和一项政策。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不同文件的规定,加深大家对小微企业的认识~ ~

第一大制造业

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

延期缴纳五税两费

[优惠内容]

自2022年9月1日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制造业中小企业缓缴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2号),已享受50%缓缴税费和100%缓缴税费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制造业小微企业,在其缓缴期届满后继续延期4个月。

延期缴纳的税费包括2021年11月和12月、2022年2月、3月、4月、5月和6月(按月缴纳)或2021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按季度缴纳)已延期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附加。

,不包括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以及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时缴纳的税费。

[优惠条款]

中小型制造企业

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门类为制造业,且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4亿元以下(不含4亿元)的企业(以下称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的企业(以下称制造业小微企业)。

销售额是指应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的销售额、审核补充的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的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别化税收政策的,按差别化后的销售额确定。

第二

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

购买设备和器具按一定比例在税前扣除。

[优惠内容]

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自愿选择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企业所得税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设备、器具,其单位价值的100%可在当年税前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5年或10年的,可在当年税前扣除单位价值的50%,其余50%可按规定在其余年份计算折旧税前扣除。

其中,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设备仅指电子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的设备指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交通工具,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的设备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工具、家具,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的设备指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

[优惠条款]

中小企业是指从事国家未限制或禁止的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信息传输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者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或者资产总额12亿元以下;

(2)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低于20亿元人民币或总资产低于1亿元人民币;

(3)其他行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

第三名

小微企业增值税期末退税

[优惠内容]

强化小微企业增值税期末退税政策,将先进制造业增量增值税留抵税额按月全额返还政策范围扩大到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一次性返还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

(1)合格

小型和微型企业

,可以从2022年4月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免税额。

(二)合格。

微型企业

,可以从2022年4月的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股票津贴;合适的

小型企业

,可以从2022年5月的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股票免税额。

(三)自2022年4月起,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免税额。

(四)有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

中等批量生产商

,可以从2022年5月的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股票津贴;合格的制造业和其他行业

大型工业

,可以从2022年6月的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股票津贴。

(五)自2022年7月起,符合条件的批发零售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免税额。

(六)符合条件的批发零售企业,自2022年7月起,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货免税额。

[优惠条款]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按照《中小企业规划标准》(工信部发〔2011〕300号)、《金融企业规划标准》(工信部发〔2015〕309号)中的营业收入指标、总资产指标确定。

总资产指标根据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的年末价值确定。营业收入指标根据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的增值税销售额确定;不足一个会计年度的,按以下公式计算:

增值税销售额(年)=企业上一会计年度实际存续期间增值税销售额/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增值税销售,包括纳税申报销售、查补销售、纳税评估和调整销售。适用增值税差别化税收政策的,按差别化后的销售额确定。

对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300号和[2015]309号文件所列行业以外的纳税人,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300号文件所列行业中的纳税人,但不以营业收入指标或总资产指标确定的,

微型企业标准

增值税销售额(年)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

小型企业标准

增值税销售额(年)低于2000万元(不含2000万元);

中型企业标准

增值税销售额(年)低于1亿元(不含1亿元)。

上述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以外的企业属于大型企业。

依据2022年第14号公告第六条适用《中小企业分类标准规定》(工信部发〔2011〕300号)和《金融企业分类标准规定》(工信部发〔2015〕309号)时,纳税人的行业归属,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以重大经济活动确定行业归属的原则,在上一个会计年度从事“行业归属”。

有点乱~,在最后一张图里整理一下吧:

如工信部[2011]300号中的“其他未列行业”采用从业人数,但不采用营业收入指标或总资产指标进行分类。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300号原文摘录:

(16)未列出的其他行业。300人以下的员工都是中小企业。其中,100人以上为中型企业;10人以上的员工为小企业;员工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

第四名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分阶段免征增值税。

[优惠内容]

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税率征收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对于预付率为3%的预付增值税项目,将暂停预付增值税。

[优惠条款]

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第五名

科技型中小企业R&D费用100%抵扣企业所得税。

[优惠内容]

科技型中小企业R&D活动实际发生的R&D费用,不形成无形资产且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实际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按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进行税前摊销。

[优惠条款]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和管理办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规定:通知》(郭克法正〔2017〕115号)执行。

第六名

小型微利企业

减免企业所得税

[优惠内容]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减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减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优惠条款]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未限制或禁止的行业,同时满足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0万元、从业人数低于300人、资产总额低于5000万元三个条件的企业。

职工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工人数。职工人数和总资产指标应根据企业全年季度平均水平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度初值+季度末值)÷2

年平均值=每个季度的年平均值之和÷4

年中开业或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第七名

小型和微型企业

“六税两费”减免政策

[优惠内容]

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等。税率50%以内。

[优惠条款]

1.小规模纳税人标准见《第4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分期免征增值税》;2.小型微利企业标准详见《第6号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

欢迎大家关注“小王雪税务”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细则介绍一下,税法规定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如何划分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有所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