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生物动脉血和静脉血区别,这些血液知识我们的血液从何而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心动。血液是心“造”出来的。不对!其实血细胞是从骨头里“长”出来的。更具体地说,是骨髓腔中
生物动脉血和静脉血区别,这些血液知识
我们的血液从何而来?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心动。血液是心“造”出来的。不对!
其实血细胞是从骨头里“长”出来的。更具体地说,是骨髓腔中的骨髓承担了“血细胞加工厂”的角色。骨髓有红骨髓(造血细胞)和黄骨髓(脂肪细胞)两种,以红骨髓为主,具有造血功能。
除了骨髓,其他器官也参与造血吗?
是的,除了骨髓,一些器官也参与造血,包括胸腺、肝脏、脾脏、淋巴组织等。(肝脾主要是胚胎造血器官,出生后停止造血)。
你知道你身体里有多少血吗?
一个人的血液能力与体重密切相关,一般为体重的7%-8%。如果体重50kg的话血液的总量在3500ml-4000ml左右。
为什么总说献血不影响身体健康?
因为血液中的血细胞也是有寿命的,所有成分都经历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代谢过程。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天,白细胞约7-14天,血小板约7-9天。即使不献血,人体内的血细胞也会一直老化死亡。
况且,在人体内,血液循环血液只占总血量的70-80%,其余20-30%的血液储存在肝脏、脾脏等器官,随时可以补充。但一次献血只占身体的5-10%,这样肝脏的血液才能得到及时的充分补充,保持身体正常运转。
献血不仅不影响健康,还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保持骨髓旺盛,增强造血的代偿能力。
手指血和静脉血区别是怎么回事?
来源:手指血液来自手指末端的毛细血管;从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前臂内侧静脉采集静脉血。
采血量不同:指血出血速度慢,失血量少,很难采集到足够的血液;静脉血循环良好,血流稳定,可达到检测所需量。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手指血液容易混入部分组织液,检测结果误差较大;静脉血检测结果准确稳定。
手术时有新鲜的血液可以抽,为什么一定要用血库的血?
(1)新鲜全血的所有成分都有很强的抗原性,容易引起输血反应,甚至可能导致以后输血无效。
(2)新鲜全血中有较多的活淋巴细胞,输血后易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GVHD的死亡率为98%。
(3)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只能存活3天,所以保持血液3天是安全的,没有感染梅毒的可能。
(4)如果输血的目的是止血或抗感染,由于全血中血小板和粒细胞数量少,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再过24小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粒细胞大部分死亡;为了保证输血安全,血站要进行检测,血站不可能在24小时内提供血液。所以新血的流失弊大于利,不提倡流失。
为什么输血时不允许用亲属'血液?
一般认为亲属间输血反应较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亲属间输血后会出现更高、更危险的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Q亲属间输血风险远高于非亲属间,GVHD死亡率达98%。
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当患者输血指征不明确时,首选不输血原则。
2.外伤失血需要输血。
3.疾病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到一定低值,并伴有明显的缺氧症状,需要输血。
4.最重要的一点是,输血一定要查对,缺什么就输什么,不能盲目输注。
动脉血静脉血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颜色。血液的颜色主要由血红蛋白决定。血红蛋白有两种状态,有氧结合和无氧结合。通常动脉血含氧量高,富含氧合血红蛋白,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量少,还原血红蛋白多,颜色为暗红色,有时接近黑色。
此外,当人体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过少,血液会呈现出稀薄的粉红色。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红蛋白转化为碳氧血红蛋白,呈樱桃红。
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
1.运输功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物)
2.抵抗功能(杀死病原体和排斥异物)
3、凝血功能(伤口愈合);
4.参与调节体温,维持酸碱平衡。
只有人类才有血型吗?
不,血型不是人类的专利。动植物都有血型,狗的血型也不止12种。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整理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生物动脉血和静脉血区别知识的详细介绍,本文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动脉血和静脉血区别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