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什么是应收坏账准备科目,借出方向坏账准备表示什么意思在企业销售过程中,赊销是不可避免的。在赊销过程中,企业还是很被动的,客户不及时还钱,企业也会很无奈。不仅如此,坏账准备是
什么是应收坏账准备科目,借出方向坏账准备表示什么意思
在企业销售过程中,赊销是不可避免的。在赊销过程中,企业还是很被动的,客户不及时还钱,企业也会很无奈。
不仅如此,坏账准备是企业为了进行更准确的财务核算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坏账准备的出借方向表示什么意思?
“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即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登记为“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实际发生坏账准备时,登记为“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已经核销的坏账,在收回时需要用“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具体来说,企业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先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再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一般来说,企业会按照应收账款总额和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或者分类坏账准备再计提坏账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还是“资产减值损失”?
在新会计准则下,减值损失分为两部分。即“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
那么这两个会计科目应该怎么用呢?
实际上,按照新会计准则,“信用减值损失”属于从“资产减值损失”中分离出来的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只核算金融资产的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减值。
比如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要核算“信用减值损失”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定不能在会计上出错。企业的财务工作者也需要保持一种不断学习的态度。
税法不承认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更严谨的核算。但是,企业计提的坏账毕竟没有实际发生。这种做法虽然符合会计准则,但不符合税法。
从根本上说,会计的会计规则是权责发生制,而税法的会计规则是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中,只要经济业务发生,企业就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但是,税法不承认会计的会计规则。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可以根据谨慎性原则进行核算,但税法只承认实际发生的损失。
结合税法和会计法规的差异,坏账准备自然不会被税法认可。如果企业在年度汇算清缴时还有坏账准备,那么企业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从税法的角度来看,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后,会直接抵消企业的利润,从而使企业少缴税。
如果企业的会计没有问题,那就没事;如果企业刻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少缴税的目的,那么国家税收就无法得到保证。可以说这也是税法不承认坏账准备的根本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老虎谈财税吧。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什么是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以及坏账准备的放款方向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坏账准备是什么科目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