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次飞跃”迈上新台阶。敏首款“淮安造”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下线,江苏史圣通用航空直升机总装项目落户,各项目“强”“强”;在全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次飞跃”迈上新台阶。
敏首款“淮安造”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下线,江苏史圣通用航空直升机总装项目落户,各项目“强”“强”;在全市率先试点“2330”审批新流程,一池春水泛起阵阵涟漪;北师大淮安附中落成,与复星集团合作启动三甲医院建设,加快民生实事进程...隆冬时节,当我走过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我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和温暖的温暖。
过去的一年,开发区以新理念为引领,聚焦重点,攻坚克难,突出亮点,迈出了“转型升级,第二次飞跃”的新步伐。2018年,该区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继续全市领先,高质量发展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时序。综合评价实现“双进位”,在全国水平开发区中提升1位,跻身12强,位列全国前30名和第29名。
加快升级,产业发展充满活力。
2018年11月2日,民安汽车首款“淮安造”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正式亮相。
据了解,从2008年石民集团启动新能源汽车战略项目,到现在工厂成品亮相,安民汽车通过十年的积累向市场交出了一份答卷。项目工厂智能化装备水平达90%以上,满足柔性、智能化共线生产要求。工厂建成后,最高可达到8万辆的年产量。
不仅仅是民安汽车,今年,开发区重点培育“千亿产业、百亿企业”,率先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等四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增发票超亿元企业7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有望突破100家,产业质量明显提升。企业发展后劲增强,威博液压、凌薇电气、金桥生物快速成长。丁鹏科技年发票超过80亿元。
同时,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全年签约直升机总装、法明淮安中心、枫树工业园、冠城大通二期等67个亿元项目,总投资462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0个。已开工重大项目28个,投资76.51亿元。预计新开工亿元项目24个,新竣工项目20个。
创新,创新,创新充满力量。
“以前办营业执照一周,办产权证一个月,办施工许可证半年。现在,开发区已经把‘20证合一’扩展到‘30证合一’。”苏州道拉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负责人庞对此深有感触。他只花了半个小时就提供了申请材料,拿到了开发区颁发的首张“30合1”营业执照。
这是开发区思想解放和实施“2330”修订的结果。据介绍,为发挥开发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示范作用,近年来,该区探索实施“2330”审批改革新模式,全面推广模拟审批、项目代理制、政务“一张网”等措施,让企业少跑腿、少折腾。最大限度精简优化审批流程,大幅减少开办企业、不动产权利登记、办理施工许可等环节,“不符合”审批事项占99.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撬动开发区各项改革提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开发区新开业企业3473家,新增注册资本185.71亿元。
加快审批速度只是一个方面,开发区还构建了一种“应每一个请求而不打扰任何事”、“利益与感情分离”的清新亲政商关系。企业缺工,开发区全力以赴解决;缺乏配套设施,开发区第一时间规划建设...“围栏内外包办公,围栏内协助办公”已经成为开发区服务企业的共识。
只有打通“肠梗阻”,才能释放新的活力。开发区针对19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逐一成立工作组,高位推进,全力解决。闲置多年的原清江电机街区被拆除;深化低效用地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预计全年完成经营性税收1.16亿元,同比增长298%,收回土地1700多亩;债务化解稳步推进,资金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更好的美,更新的形象,更好的品味。
2018年12月29日,开发区徐杨、梅城、博池、南马场四个新街道办事处揭牌,标志着开发区新一轮城镇布局优化到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开发区不断提升形象、深化园区内涵的一个缩影。
布局不断优化。开发区提前规划机场区域空间设计和产业布局,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达成校地合作,为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注入新动力。
城市建设加快。完成城建投资61.61亿元,启动国际社区和特色小镇规划,加快推进汇金云谷和创新创业园建设,完成地下管网改造。实施新港区、徐杨老街等32个拆迁项目,交付安置房4029套,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
环境管理不断改善。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系统推进文明大院、文明企业达标创建,切实整治村庄环境和企业环境;全面推行河长制,河长巡查和河道整治活动常态化,布置整改问题462个,河道环境明显改善。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严格要求企业按环保标准更新设备、改进工艺,区生态运营中心正式挂牌。
幸福温暖,民生保障温暖。
日前,开发区促进民生福祉新闻发布会宣布,北师大将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办学,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其中,以五星级高中发展目标为目标的高级中学,预计今年6月底前投入运营。
为保障民生,开发区规划建设新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和贝斯特国际学校空港校区,填补区内教育空白;与复星集团合作,启动三甲医院和国际体检中心建设;加快社区文化中心等惠民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完成十件惠民实事;推进跨省市联网实时结算报销,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残疾人和贫困家庭的救助,扩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范围。全年共救助6492人,发放救助资金7530万元。
下一步,开发区将围绕招商引资和服务招商两大任务,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提速、城市品位提升、民生福祉提升、干部素质提升四大工程。用3-5年时间,建成1个千亿级产业,2个300-500亿级产业,5-6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工业企业,实现财政收入过百亿,跻身全省/[(杭卫东、唐笑、王锦)
总结:以上内容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详细介绍,淮安开发区“第二次飞跃”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文章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你能了解一下/[/K0。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