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弹性工作是什么意思?有双休吗?在中小学实现弹性工作制:积极多还是懒惰多?为了缓解中小学教师加班的问题,很多学校都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弹性适合当老师吗?学校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
弹性工作是什么意思?有双休吗?在中小学实现弹性工作制:积极多还是懒惰多?
为了缓解中小学教师加班的问题,很多学校都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弹性适合当老师吗?学校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实施弹性工作制?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观点——
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总时间为56.8小时。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的工作时间延长了,这也是全国的普遍现象。长期加班会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心理健康堪忧,工作倦怠;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使教师难以兼顾工作和家庭,家庭矛盾突出;加班也让老师很难抽出时间来悄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些问题反过来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弹性工作制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学教师的加班问题。弹性工作制是指员工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灵活自主安排工作时间的制度。20世纪60年代,德国首次实现弹性工作制。实践证明,这个工作制在很多企业都很好的平衡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弹性工作制也成为很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后,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实施了弹性工作制,国内很多智慧企业和需要员工有更高责任感的企业也采用了弹性工作制,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各行业实施弹性工作制的经验相当丰富,为弹性工作制小学实施在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教师弹性通勤制在高中、初中、小学的实施差异较大。部分高中实行了老师弹性工作制,少数初中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小学很少实行这个制度。在已经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学校,大部分干部和班主任没有实行弹性通勤,但大部分是实行弹性通勤的系教师。“弹性”可用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是“全天弹性”。比如系里的老师完全可以实现弹性通勤,没有课没有任务的时候老师不用上学。还有一些“部分弹性”。有些学校,老师可以每周或每天部分时间独立实施弹性上下班。比如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中心小学的老师,每周有两个下午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下班时间。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都要求老师全天工作。弹性工作制执行难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第一,小学班主任工作量大,很难实施弹性工作制,但其他科目的老师可以。如果这种明显的不公长期存在,就没有人愿意当班主任了。二是学校编制太紧,工作量大,发挥不出来。同时,各种教学和非教学工作占据了全天候的时间,而弹性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双减”实施后,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大幅增加,进一步凸显了学校编制的不足。主观原因是:学校管理者担心弹性工作制实施后员工管理不便,也担心教师在自由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效率容易变低,责任心变差,与学校的心理距离拉大。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是具有专业自主性和自主性的知识密集型脑力劳动者,是非常符合弹性工作特点和要求的人。教育的特殊性也说明,教书育人的本质不在于工作与否,而在于教师的责任感。从目前弹性工作制的研究和实践来看,相对于严格的考勤制度,在知识密集型脑力劳动者中推行弹性工作制对从业者的责任感并没有负面影响,反而对脑力劳动者来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身体节奏、生活需要和习惯来安排工作时间,让他们在最合适的时间工作,可以改善心态,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学校推行弹性工作制应该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学校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多样化弹性的工作模式,尽可能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支配工作时间。这些模式包括:(1)实现基于核心工作时间的弹性工作模式。规定教师必须在学校核心工作时间值班,其他时间弹性独立,或者只允许在部分时间段弹性。比如你可以选择一周的哪几天或者每天的某个时间段工作弹性。(2)实现天基弹性工作模式。比如老师的在线授课,在线辅导答疑,家校沟通,不一定要在学校完成。(3)实行“考勤银行”。如果教师参加课后服务或晚自习,耽误的工作时间可以算入“考勤银行”,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取出”。(4)实现基于不同工作的弹性模型。要针对学校不同的岗位设计不同程度的弹性工作制,以适应教师的岗位和任务。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在中小学实施弹性工作制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小学教师不必要负担的重新审视。没有充足的自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制就无法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若干意见》已经两年多了。但是老师每天自己支配的时间还是很少,被动的忙碌着。还有很多非教育教学任务和强加给教师的任务。各种“进校园”的社会活动,各种检查评比项目,各种汇报会议,各种给师生的调动和借支,都必须严格监管,否则教师很难有机会弹性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教师的教学培训和研究工作也必须注重实效和实用性,这样才能精心选择主题和内容,有的放矢,避免形式主义,选择更高效的方式,保证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推广副班主任制度。中小学应该通过设置副班主任岗位来分担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责任,让学校的工作分工更加公平,让班主任的工作时间能够弹性上升。只有允许班主任有弹性的工作时间,才能更好地推动弹性工作制在小学的实施。设立“流动编制”,优化课后服务教师配置,确保学校弹性工作制的落实。“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师要承担一些课后服务工作,很多学校面临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这方面还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如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科研院所、企业、农村、社区等社会资源,以及有条件的高校、中职学校,请他们提供专业教师、退役高水平运动员、退休教师等。,这也可以成为中小学课后服务所需的教师资源。要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时间和负担,需要建立课后服务教师的“流动编制”,这就需要政府设立专项财政支持,购买服务。改革教师考勤制度,完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使考勤制度更加人性化,建立匹配弹性工作制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前教师考核,出勤率是占一定比例的,因为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出勤率好的老师表现出更大的责任心,但是很多关于弹性工作制的研究表明这个判断是没有根据的。今后教师评价的重点应该更多地放在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上。加强校外教育机构教师队伍建设,帮助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双减”政策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进行管理,以遏制校外培训机构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不良影响。但是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宫、活动中心等。)在教育系统中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不可或缺。在“双减”推动的教育改革中,要加强校外教育机构建设,把校外教育作为重要载体,整合校内校外教育,帮助构建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体系。(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研究员、首席专家)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19期
总结:以上内容是关于弹性工作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在中小学实行弹性工作制:积极多还是懒惰多。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弹性工作意味着什么有所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