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股权四种方式的区别融资,券商融资各显神通!两个融资模式亮起。券商发债融资正在提速。近年来,券商的中间业务、融资的融券业务和衍生品业务发展迅速,券商融资热情应对业务发展过
股权四种方式的区别融资,券商融资各显神通!两个融资模式亮起。
券商发债融资正在提速。
近年来,券商的中间业务、融资的融券业务和衍生品业务发展迅速,券商融资热情应对业务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消耗。
融资方面,近年来券商主要选择了IPO、定增、配股、发债。然而,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并不“坚挺”。目前已经开了三次券商会,但都没有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同时券商的定增同比有所减少,配股成为流行的筹资方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三季度,券商发债速度加快,今年第三季度发债总额达到3718亿元,比第二季度增长约50%。
IPO,定增低迷,配股受宠。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a股市场整体低迷,券商板块也大幅下跌,直接影响了券商的业绩,也间接影响了券商的定增。
近日,9月29日,国联证券公告披露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亿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
据Choice统计,除国联证券外,另有3家公司券商披露了年内定增计划。其中,国海证券预计发行16.33亿股,中原证券预计发行13.93亿股,金龙预计发行2.64亿股。
但在具体实施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仅有长城证券和郭进证券完成了股票定增实施,实际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75.53亿元和57.65亿元。2021年共有5 券商完成增发融资,共募资244.98亿元。
同时,根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券商的IPO进度,去年有1家财达证券上市。今年以来券商的IPO进度似乎遇到了阻力。目前没有一家上市成功。
今年2月24日,东莞证券首发申请获得通过,成为2022年首发会券商;
今年6月30日,信达证券IPO申请也获得通过;
今年9月1日,首创证券首次公开发行申请也获得通过,成为继东莞证券、信达证券券商之后,今年第三家IPO过会。
值得一提的是,近8个月过去了,今年2月首发申请获批的东莞证券仍未获得证监会核准。在此之前,东莞证券相关人士向券商中国表示,公司运营正常,仍在等待监管部门下发的批文。
随着IPO和定增热情的降低,券商更倾向于配股募集资金的方式,今年以来募集资金额大幅增长。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和2022年券商,分别有3家和4家公司实施配股方案,分别募资200亿元和523.67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实际募资金额最高,共募资223.18亿元。
对于证券公司配股的积极意义,郭进证券此前表示,资本规模是证券公司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雄厚的资本实力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配股筹集资金可以改善资本结构,更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竞争力。
自第三季度以来,债券发行加速。
从证券公司融资发债情况来看,今年一、二季度券商发债速度放缓,但三季度券商发债速度开始加快。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K2/]共发行债券183只,总金额3717.93亿元,较二季度上涨51.22%。
三季度券商发行的债券主要为证券公司债券和证券公司短期债券融资,分别发行95只和65只,发行金额分别为1919.2亿元和1093亿元,占发行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1.62%和29.40%。
从债券的具体发行情况券商来看,2022年三季度券商债券发行数量最多的是广发证券,共发行15只,发行总额293亿元;债券发行总额最高的是招商证券,发行11只,发行总额396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资金成本往往更低,流程也更便捷。
根据Choice的统计,在剩余债券超过500亿的券商中,中国银河证券债券的综合融资成本最低,为3.05%。中信建投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分列二三位,综合融资成本分别为3.19%和3.25%。
在100-500亿元规模的券商现有债券中,浙商证券综合融资性价比最好,仅为2.31%。此外,西部证券、华安证券、国源证券、东吴证券、财通证券、郭进证券、长江证券的综合融资成本在3%以下,国海证券、天风证券的综合融资成本超过4%。
编辑:王云鹏
校对:陶谦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股权四种方式的区别融资、券商融资各显神通!重点介绍了这两种方式融资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股权的四种方式融资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