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香港,防疫新二十条在香港反响积极;香港某天首次出现在BF.7 local个案 |香港上。这是一天香港的第1188期。内地进一步优化的措施防疫 香港各界反应积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
香港,防疫新二十条在香港反响积极;香港某天首次出现在BF.7 local个案 |香港上。
这是一天香港的第1188期。
内地进一步优化的措施防疫 香港各界反应积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小组昨天(11日)公布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后,香港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相关措施,尤其是移民“5+3”措施,受到公众普遍欢迎。
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认为,
相关政策调整会给香港很大的推动
。她指出,三年来,内地全面开展防疫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积极推行“动态零清零”也取得了显著的客观成效。这次放宽入境检疫政策,让香港受疫情影响的人都很欢迎。她强调,港人必须继续与全国人民一起对抗疫情,期待防疫政策逐步有序放宽,让整个国家走出阴霾,回归正常生活。
香港行政会议及立法会议员林健锋(jeffrey lam)表示,相信内地“5+3”检疫有助吸引内地旅客来港,也方便商务旅客往来两地。“两天隔离制度是有区别的”(少了两天就会有区别),有助于香港重振经济。
他提到,这项优化措施还取消了进港航班的熔断机制,只要求登机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被认为有助于恢复国际交流。但他也提到香港实行“0+3”隔离后,投入个案增加,
我赞同大陆要循序渐进,小心驶得万年船。
。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张认为,内地调整入境检疫措施是利好消息。很多市民在内地有亲戚,疫情发生后就没见过面。相信会有更多人打算回大陆探亲。
香港网络媒体“点新”评论称,内地出台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20条措施,就是从科学和现实的角度,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调整现有的防疫政策,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平衡。这样的优化和科学准确的防控,不仅有助于减少严厉防控对民生和经济的影响,也有助于赢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治的基础。
对于港人“北上”发展,也是增强信心的好消息。
。
香港立法会议员田北辰说:
大陆防疫的基本思路没变,底线还是不少于7天的隔离期。
。他认为,只有内地疫苗接种率达到让人放心的水平,才有机会进一步减少隔离时间。
香港首次出现BF.7 Local 个案叶百强呼吁尽快接种疫苗。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12日)下午公布,截至今日零时,过去24小时内共出现5723个新冠诊症个案,其中本地5331个个案,外地392个个案。香港新增6例确诊死亡病例个案。
此外,
香港BF . 7 local个案第一例
。综合此前媒体报道,BF.7毒株比现有的Omicron毒株传染性更强,能进一步逃避BA.5诱导的免疫反应不过,有专家表示,
即使病毒逃避免疫的能力更强,但疫苗接种仍然会对预防重症起到保护作用。
。
香港大学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叶百强今天表示,已确诊第5波疫情的10名儿童已经死亡,其中大部分健康状况良好。不幸的是,他们的免疫保护能力很弱,被周围的人感染了。他说,香港即将进入冬季,他特别担心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称之为“高危时期”。
据悉,近日香港一名31个月大的男童感染疫情后死亡。这个男孩没有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对此,叶百强表示,男童感染严重,病毒量高,短时间内并发重度坏死性脑炎,脑水肿明显。经过长时间的急救,包括使用强心剂,效果都不是很好,最后不幸去世。
叶百强补充道,香港最近每天新增确诊病例约5000例,其中学龄儿童约1000例。目前婴幼儿疫苗接种率不到20%。担心冬季疫情对孩子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感染的风险不高,或者误以为只是感冒这种小事。他呼吁家长珍惜冬季来临前的黄金时机,尽快为孩子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黄英豪:外国律师不应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中出庭。
香港立法会议员黄英豪今天(1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提到最近法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外国大律师能否在涉及香港国家安全法的案件中担任被告的辩护代表。起因是黎智英被控与外国势力勾结,违反香港国家安全法一案,即将开庭审理。上诉法庭日前驳回特区政府律政司的上诉,继续批准英国大律师欧文出庭为黎智英辩护,引起激烈争论。
香港网络媒体《点新闻》昨晚评论称,
如何在国家安全面前落实“一国两制”,性质极其严重,因此在审理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开出非常恶劣的先例。
。文章认为,国家安全法不同于普通法律,它具有国际相似性。关键是,负责审理与侵犯国家安全有关的案件的法官和律师需要有自己的国籍。
黄英豪还表示,由于香港实行的是普通法,所以在过去的很多案件中,当事人可能会考虑聘请包括英国在内的普通法国家或地区的大律师协助诉讼。但是香港国安法不是普通的法律。其目的是维护中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这是用中文写成的法律,以中文为准。
黄英豪问,“不熟悉中国法律制度、立法原则和立法意图,不懂中文的外国大律师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这部特别法?”他指出,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在审判过程中可能涉及很多国家机密,更不适宜外国大律师参与。
黄英豪说,许多法律界人士认为上诉法院的判决不当,建议司法部上诉,期待上一级司法机关予以纠正。
香港警方:放宽入境后青少年贩毒增多个案
香港警方今天(12日)公布,今年前9个月,21岁以下因涉毒犯罪被捕361人,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然而,与2020年平均每月20名青少年因毒品被捕相比,今年这一数字已升至平均40名,每月被捕人数仍是2020年的两倍,形势堪忧。
香港警方指出,青少年毒品犯罪减少与疫情有关。最近入境检疫放宽到“0+3”后,从境外运入香港的毒品个案增多。然而,大多数犯罪的年轻人并不是吸毒人员,而是被犯罪集团利用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想“赚快钱”。今年被捕的最小的只有13岁。
香港警方对今年上半年因毒品被捕的青少年背景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18岁以下被捕者中有6%是男性,其中70%没有犯罪记录,大多数是学生。大部分都是卖药换钱,和普通商品没什么区别,低估了贩毒的后果。
此外,从2021年报告吸毒人数来看,吸毒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增加约200人,均来自21岁以下群体。香港警方毒品调查科警司李伟士表示,青少年经常滥用大麻和可卡因,且存在多种药物滥用的情况。
香港医管局表示,广东卫健委已向香港提交首批12名医生。
香港医院管理局最近公布了“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范围包括医生、护士、放射科医生和中医。香港医管局主席范鸿龄今日(12日)表示,广东省卫健委已提交第一批12名医生提名,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立即前往香港。至于护士和放射技师的交流计划,他表示细节正在讨论中,进展良好。他希望在今年年底开始交换项目。
范鸿龄还说,香港医管局大楼大堂的最新展品是一件俗称“大白”的防护服,上面写满了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的签名。他形容这件防护服代表了两地医护人员的深厚友谊,见证了他们对病人的手把手的关怀,也体现了双方未来合作的无限可能。
范鸿龄认为,大湾区与内地城市进行医学人才交流,可以帮助香港走向可持续发展,其中香港高级中医专家的交流有助于培养本地中医。希望将中西医合作计划推广到更多患者服务中,惠及更多患者。他表示,随着香港与大湾区的频繁合作,两地医务人员的专业交流有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缓解香港医务人员短缺的问题,为香港市民提供更合适的治疗。
总结:以上内容表示香港、防疫新二十条在香港反响积极;香港BF . 7 local个案|香港第一份详细介绍公布。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湘钢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