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10次方是多少怎么算,已有多名学生上网课期间被骗!专挑孩子下手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12 21:38:57

导读:2的10次方是多少?已有多名学生在线上课被骗!作弄孩子。孩子们在家学习。为了方便上课。很多家长把手机给孩子。让他们在网上做作业。欺诈者也利用了这一机会。把目标转向思想

2的10次方是多少?已有多名学生在线上课被骗!作弄孩子。

孩子们在家学习。

为了方便上课。

很多家长把手机给孩子。

让他们在网上做作业。

欺诈者也利用了这一机会。

把目标转向

思想简单,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

大多数骗子利用儿童。

渴望游戏,明星和零花钱

引诱他们上当受骗。

鉴于最近此类欺诈案件频发

警方发出了预警

提醒家长提高警惕

真实案例一

10月27日,兰山区12岁男孩张某在网上课后用手机玩“迷你世界”游戏时,游戏推送“加入QQ群可免费获得游戏皮肤”的消息,张某加入了一个“迷你世界皮肤回馈粉丝”QQ群。入群后,群内一名有“迷你世界”游戏头像的“工作人员”主动加张为QQ好友,并给他发来二维码,告知扫码即可免费获得游戏皮肤。张很高兴,按照骗子的指引扫码。

张扫码后出现提示:“您的账号已被微信系统锁定。请联系取消工作人员在30分钟内为您取消。如未完成注销,系统将冻结您的微信和银行卡,并处以15天拘留处罚”。张把截图发给骗子,问能不能取消。骗子说不能取消。同时,他给张某发了一张小男孩和他父亲被送进看守所的照片,并发来信息“你想把你父母也像他一样送进监狱吗?”.

害怕的张某在骗子的指引下,在一个“盒马”APP里扫码。在视频通话过程中,骗子直接获取了张某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将2.4万余元银行卡全部转出。之后,骗子还引导张某“隐藏”父母,删除他们的聊天记录和好友。

均值分析

1.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看到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免费赠送游戏币装备、买卖游戏装备、进入陌生QQ、微信群等广告信息。

2.群里的客服让孩子用父母的手机扫码拿设备。孩子扫码后,后台提示操作不合法。手机的银行卡和微信要冻结,家长和孩子要拘留处罚。孩子在恐惧中听从客服的指令,将家长手机里的钱转给骗子。

真实案例2

10月28日,兰陵县13岁女孩陈在微博中浏览“蔡某坤”评论区,找到“蔡某坤粉丝QQ群”并加入其中。陈先生入群后,看到有人在群里发布免费领取蔡某坤签名照和红包福利的消息,于是与该人私下聊天,询问具体如何申请。

给陈发一张操作流程图,显示需要先转10块钱给中国扶贫基金会才能申请。陈转账10元后,给便利发了一个二维码让他加“工作人员”的QQ号。陈某添加QQ号后,“工作人员”称陈某为未成年人。刚才陈转账导致商家余额被冻结。如果他不配合解冻,他会起诉他的父母。

陈的同学很害怕。“工作人员”说解冻需要用他们父母的手机转账,转账后会马上把钱退回来。陈拿着母亲的手机,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转了15000余元。陈先生转完钱后,继续向“工作人员”索要签名照片,发现自己的QQ已被拉黑。

均值分析

1.受害少年儿童在网上或短视频中发现了领取明星签名照的信息。骗子冒充明星助理,告诉扫码支付5元到10元不等的费用,就可以拿到明星签名照。

2.孩子付款成功后,骗子编造未成年人付款不合法的谎言,导致骗子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然后以起诉孩子和家长为由威胁孩子,再指使孩子操作家长的手机转账解冻,导致被骗。

警察再次提醒道

青少年的防骗教育很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他们的防骗思维。

1.让孩子对网上所有主动接近的人打一个问号,在心里怀疑这个人是不是要骗你,从而逐渐形成风险意识。

2.有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想法。

3.做好防护。家长要做好自己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将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孩子。同时告诉他们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防止恶意软件和木马病毒被强行安装,不要盲目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防止进入钓鱼网站。

转自:平安临沂

来源:齐鲁晚报

总结:以上内容是如何计算2的10次方,在线上课期间已有多名同学被骗!挑孩子入门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2的10次方是多少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