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简介,全国第四!哈尔滨这所高校:坐拥10所附属医院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31 11:00:39

导读:黑龙江学校简介医疗卫生全国第四!哈尔滨这所大学:10所附属医院。今年,电视剧《人间世》在央视播出,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个地道的哈尔滨人,《在地球上》的原作者梁说:“我把《在

黑龙江学校简介医疗卫生全国第四!哈尔滨这所大学:10所附属医院。

今年,电视剧《人间世》在央视播出,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个地道的哈尔滨人,《在地球上》的原作者梁说:“我把《在地球上》看作是对现实主义的致敬,是对故乡的报告哈尔滨。”

如果说“人间世”是一个有着哈尔滨几十年发展历史的“首饰盒”,那么今天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就是坐落在哈尔滨城市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历经96年的洗礼,哈医大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颗“明珠”在哈医大成人的精心呵护下日益璀璨。

哈尔滨:在这里扎根,继续《心》

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西南部。是黑龙江省省会,也是中国省内土地面积最大、户籍人口第三的特大城市。近年来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十城市。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最具竞争力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等荣誉称号。

201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哈尔滨新区,规划面积493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建设“三区一极”的战略使命和“中部一江、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历史任务,担负着引领龙江改革开放、重构哈尔城市格局、重塑/。“十三五”期间,哈尔滨新区已入驻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200余家海内外R&D和创新机构,其中国家R&D机构占总数的47.5%。

哈尔滨(来源: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作为一所博大精深的医学高等学府,哈尔滨医科大学就坐落在这座蓬勃发展的冰城。学校的前身是滨江医学院,由中国医学先驱连德武博士于1926年创建。2015年10月24日,哈尔滨医科大学正式被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共建高校。

96年的风雨,96年的努力。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现已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拥有两个校区和10所附属医院。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与哈医大携手,助力健康龙江、健康哈尔滨城市建设。2020年8月,由哈尔滨中国自贸试验区黑龙江与/[k0/]医科大学共建的“哈尔滨新医科大学医学中心”项目正式奠基,双方致力于重塑哈尔滨自贸区医疗健康格局,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

2020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哈尔滨合作建设哈尔滨儿童医院、哈尔滨妇产医院、哈尔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科大学哈尔滨胸科。此次合作共建也是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建立长期全面深入合作,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拓展和区域均衡布局的举措之一。

大学因城而兴,大学的进步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经过近百年的建设,今天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秉承“精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汇聚“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正在为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医科大学而奋斗。

医学:科研创新,不忘“仁”

俗话说“医者仁心”,作为教育部首批试点的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医学领域实力不俗。在软科学部发布的最新中国大学排名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名字脱颖而出,位列全国医科大学第四名。

哈尔滨医科大学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A类,8个学科进入b类,目前学校有6个学科位居ESI国际学科前1%。

此外,学校还拥有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1个与省厅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普通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的院士工作站、1个北方医学翻译研究合作中心。

哈尔滨医科大学在雄厚的学术实力和完善的科研平台支持下,始终坚持创新精神,首创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中国方案。实现了中国首例角膜移植;完成了世界上第二例狗头移植;解决克山病防治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阐述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靶点被发现。它创造了心脏移植患者存活时间的亚洲新纪录...所有这些原创性、领先性的重大科研成果,都是哈医大伟人龙江的体现。

秉承“一树系一绳,知识载医”的校训,一代又一代哈医大人继承了连德武医生的赤子之心,怀着红军军医的家国之志,勇往直前,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医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神话。

大学:铸魂育人,坚守“初心”

医学是关系到国家计划、生命和健康的大学科、大专业。医学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培养医学人才是一件大事。哈尔滨医科大学始终坚持铸魂育人的宗旨。百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院士和“名医将军”,出了许多专家学者。以连德武、于维汉、张廷栋、杨宝锋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科学基因、开放基因,为国家卫生和医学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首任校长吴连德博士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医学博士。31岁时奉命哈尔滨防疫。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连德武医生扑灭了震惊中外的疫情鼠疫,避免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创造了人间扑灭鼠疫的奇迹。

目前,哈尔滨医科大学拥有教职工1735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38人入选国家人才工程,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中青年专家,8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

由于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前途一片光明。哈尔滨医科大学2021届毕业生3652人,其中本科生1581人,年末毕业生落实率为76.79%。

哈医大2021届本科毕业生以升学(含出国)为主,本科(四年制、五年制)毕业生毕业率(考研、出国)为54.82%。2021届954名本科毕业生中,有29.04%被北大、复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哈医大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医疗卫生单位(34.38%)、私营企业(31.70%)和其他灵活就业(15.63%)。多年来,一大批优质就业的优秀校友走出校门,在各大医院、企业担任职务,为“哈医大力量”添砖加瓦。

哈尔滨医科大学98级基础医学七年制学生冯铁明,2008年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博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多渠道营销及数字化创新负责人。

陈伟,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专业(临床药学)第一届毕业生,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现任李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研发总监

马建辉,199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七年制基础医学生,2009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现任美国Zentalis生物医药公司首席研究员。

王敬浩,哈尔滨医科大学2003级药学本科生,2012级药理学硕士博联项目毕业生,现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一代又一代人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健康中国的伟大建设中,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而奋斗。

“健康与生命息息相关;大医诚意,大爱无边。”哈医大校歌《托起人类健康的太阳》旋律优美,唱出了哈医大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力量。当前,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路子已经开启,龙江全面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哈尔滨医科大学也会努力向百年医学院的梦想冲刺。今后,学校将继续努力拼搏,勇往直前,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

欢迎关注头条“哈尔滨医科大学招办”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文章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新闻网,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官网,市图书馆哈尔滨关伟,医科大学哈尔滨关伟及官网

总结:以上内容为黑龙江校内医疗卫生简介,全国第四!哈尔滨这所大学:10所附属医院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黑龙江医药卫生类学校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