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20 11:55:28

导读: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加强和改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

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加强和改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要求的机构投资者参考。由于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如果您不是中国建设投资公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您的关注,不要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真诚地表示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介绍财政部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情况。

2021年12月16日(星期四)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徐洪才介绍了加强和改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情况。我们整理分析其中提到的隐藏债务解如下。

1.不断监控,抑制增长,减少存量,促进转型,严格问责。

目前,财政部提到已采取五项措施解决隐性债务问题:一是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二是抑制隐性债务增量,硬化预算约束;三、稳步化解债务隐性存量,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四是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五是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终身问责和追究责任。

上述债转股思路可以概括为“有保有压”。一方面通过高压监管限制隐性债务的增加,另一方面也规避债务转换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在经历了“咏梅事件”的冲击后,打破城投债券并不是目前的最佳选择。我们预计中短期内城投债仍是安全的,主动破发的概率仍然较低。

城投转型虽然多次被提及,但实际进展缓慢,大部分城投很难有转型方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相对而言,推进城投平台整合是阻力较小的一个方向。从数据上看,目前全国共有2734家平台,部分地区城投平台过多,15个地级市的市投平台超过10家,56个区县的区县平台超过6家。有一个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第二,提出全球首个无隐性债务试点,新增再融资债务可期。

此次,财政部首次正面提及“全球无隐性债务试点”,指出上海、广东等经济体量大、资金实力强的地区已率先开展全球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并将根据工作进展发布相关信息。

2021年12月4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2021年北京市政府再贷款债券定向承销发行及兑付办法》,称“定向承销发行的再贷款债券是指……无独有偶,昨日(12月15日),北京发行1721亿元再贷款

因此,我们推测北京也成为了“全球无隐性债务”的新试点地区,北京、广东、上海也恰好是各省市中投资债信用利差最低的地区。

三。全方位消灭隐性债务,构建长效监管体系框架。

正如财政部所说,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最终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消除隐性债务,建立长效监管框架,消除隐性债务形成的土壤环境,防患于未然。

中央政府的债转股决心可谓非常坚定,但如何建立长效的制度框架,去除债务形成的土壤环境,更值得思考。地方债务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财力与事权的不平衡”。因此,短期内抑制隐性债务增长,需要进一步扩大显性债务产能,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弥补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

从数据上看,虽然2015年后我国政府杠杆率快速上升,但与国际一般水平相比仍不算高。截至2021年11月,我国狭义政府部门杠杆率仅为47%,在主要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广义政府部门考虑城投有息负债的杠杆率达到83%,略低于全球87%的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118%的平均水平。这样中国政府部门加杠杆还是有相对空间的。

四。局部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中央债务置换仍需谨慎。

最后,财政部提到,我国债务相关指标水平总体不高,需要认真研究中央对地方债务的置换。有些国家做过这样的事情,效果并不好。我们目前没有这样的安排。

我们认为,我们需要一个更高的宏观视角来理解政府债务。对于中国中央政府来说,地方政府借款的一大使命是投资基础设施以刺激经济增长,选择哪种债务工具只是手段。关键在于这个债务工具能不能让资金的使用更有效率。从历史上看,我国地方政府借贷工具包括国债借贷、地方债、城投平台三种。

2014年以前主要使用国债再贷款。核心问题是“再贷款”因为没有突出地方主体的还款责任而成为“无偿拨款”,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

城投债务在2008年大规模扩张,虽然比“国债借贷”更突出了主体的偿还责任,但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中央政府难以知晓债务的真实地方规模,从而滋生风险;

地方债的诞生借鉴了“国债借贷”和“城投债务”的优点,既明确了地方主体的还款责任,又加强了中央的监管能力,这也是地方债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但目前地方债的发行主体只有省级政府,在向市县发行债务时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问题,这是效率低下的根源,也是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风险警告:

数据不准确,相关政策也没有预想的那么超前。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研究》。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详细介绍一下以及如何加强和改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对您了解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有所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